“無味吟詩即把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味吟詩即把經”全詩
身依江寺庭無樹,山繞天涯路有兵。
竹瓦雨聲漂永日,紙窗燈焰照殘更。
從容一覺清涼夢,歸到龍潭掃石枰。
分類:
作者簡介(齊己)
《荊渚偶作》齊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荊渚偶作》是唐代齊己創作的一首詩。該詩通過描述自己閑適寫詩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自然寧靜的向往。
詩中的“無味吟詩即把經,竟將疏野訪誰行”表明了詩人不熱衷于世俗的名利,而將寫詩當作修身養性的方式。雖然是在疏離的野外之地,但詩人仍然有意識地在探尋寧靜和心靈的歸宿。
“身依江寺庭無樹,山繞天涯路有兵”,表現了詩人所處的環境,江寺悠然寧靜,而山路上充滿了戰爭的陰影。通過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內心安寧和外在動蕩的反思。
“竹瓦雨聲漂永日,紙窗燈焰照殘更”描繪了一個靜謐的場景。竹瓦上雨聲縈繞,紙窗透出微弱的燈光,引發讀者對于寂靜和蕭瑟的感悟。
最后兩句“從容一覺清涼夢,歸到龍潭掃石枰”表明了詩人對于寧靜生活的渴望。詩人意猶未盡地在龍潭中掃石,暗示了他在追求心靈凈化的過程中的堅持和自我修煉。
總之,這首詩以自然的景象和寧靜的氛圍傳達了對于世俗的疏離和對心靈凈化的追求。通過描寫環境和情感,詩人表達了對于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于內心寂靜的追求。
“無味吟詩即把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zhǔ ǒu zuò
荊渚偶作
wú wèi yín shī jí bǎ jīng, jìng jiāng shū yě fǎng shuí xíng.
無味吟詩即把經,竟將疏野訪誰行。
shēn yī jiāng sì tíng wú shù,
身依江寺庭無樹,
shān rào tiān yá lù yǒu bīng.
山繞天涯路有兵。
zhú wǎ yǔ shēng piào yǒng rì, zhǐ chuāng dēng yàn zhào cán gèng.
竹瓦雨聲漂永日,紙窗燈焰照殘更。
cóng róng yī jiào qīng liáng mèng, guī dào lóng tán sǎo shí píng.
從容一覺清涼夢,歸到龍潭掃石枰。
“無味吟詩即把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