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芝常在知誰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寶芝常在知誰得”全詩
朝回時宴三山客,澗盡閑飛五色魚。
天柱一峰凝碧玉,神燈千點散紅蕖。
寶芝常在知誰得,好駕金蟾入太虛。
分類:
《題北平沼》杜光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北平沼》
桐柏真人曾此居,
焚香厓下誦靈書。
朝回時宴三山客,
澗盡閑飛五色魚。
天柱一峰凝碧玉,
神燈千點散紅蕖。
寶芝常在知誰得,
好駕金蟾入太虛。
中文譯文:
桐柏真人曾在這里居住,
在下面的山谷里焚香誦讀神秘的書籍。
朝著回來,招待來自三方山上的客人,
溪水盡頭,游玩著五顏六色的魚。
像一柱碧翠色的玉石一樣,
上方的燈火點綴著紅蕖花。
寶芝不知常在誰人那里,
我喜歡駕馭金蟾進入虛無之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杜光庭在北平沼(現在的北京市)所見所感。詩人說桐柏真人曾在這里居住,桐柏是神話中的仙人。詩人在這個地方焚香,劍下用神秘的書籍,或是祈禱,或是修煉。每次詩人回來時,都會招待來自三方山的客人。他們一起欣賞沼澤盡頭的景色,看著五顏六色的魚在水中游動。上面是一座峰巒,像碧翠的玉石一樣美麗。山上的燈火點綴著紅蕖花,猶如仙境一般。最后,詩人說寶芝不知常在誰人那里,寶芝是傳說中的仙草。詩人愿意乘坐金蟾進入虛無之境,從而接觸到神秘的力量。
賞析:
這首詩可以看作是對仙境的描繪和向往。詩人通過描繪北平沼的景色和神秘的元素,營造了一個奇幻而超然的氛圍。詩中所述的仙人、燈火和寶芝,都是與仙境和神秘力量相關的象征。詩人表達了對神秘力量的向往和渴望,希望能夠駕馭金蟾進入虛無之境,從而超越塵世的束縛,接近真理和智慧。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象征表達,給人一種遙遠而超凡脫俗的感覺,具有一種塵世中的遐想和追尋美好的憧憬。
“寶芝常在知誰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běi píng zhǎo
題北平沼
tóng bǎi zhēn rén céng cǐ jū, fén xiāng yá xià sòng líng shū.
桐柏真人曾此居,焚香厓下誦靈書。
cháo huí shí yàn sān shān kè,
朝回時宴三山客,
jiàn jǐn xián fēi wǔ sè yú.
澗盡閑飛五色魚。
tiān zhù yī fēng níng bì yù, shén dēng qiān diǎn sàn hóng qú.
天柱一峰凝碧玉,神燈千點散紅蕖。
bǎo zhī cháng zài zhī shuí dé, hǎo jià jīn chán rù tài xū.
寶芝常在知誰得,好駕金蟾入太虛。
“寶芝常在知誰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