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了永求無一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失了永求無一物”全詩
認得是元神,子后午前須至煉。
隨意出,隨意入,天地三才人得一。
既得一,勿遺失,失了永求無一物。
堪嘆荒郊冢墓中,自古滅亡不知屈。
分類:
作者簡介(呂巖)

呂巖,也叫做呂洞賓。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一作□),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世稱呂祖或純陽祖師,為民間神話故事八仙之一。較早的宋代記載,稱他為“關中逸人”或“關右人”,元代以后比較一致的說法,則為河中府蒲坂縣永樂鎮(今屬山西芮城)人,或稱世傳為東平(治在今山東東平)人。
《修身訣》呂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修身訣》是唐代詩人呂巖創作的一首名篇。以下是對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命急如線,上下來往速如箭。
認得是元神,子后午前須至煉。
隨意出,隨意入,天地三才人得一。
既得一,勿遺失,失了永求無一物。
堪嘆荒郊冢墓中,自古滅亡不知屈。
詩意:
這首詩詞探討了人生的短暫和反復無常。詩中以線、箭等意象來形容一剎那的瞬息,強調了時間的緊迫和人生的匆忙。作者指出了修身養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為人應該對自己的精神進行修煉。最后,詩人以荒郊的墓地來反思人生,強調了人生的無常和不可追求的一面。
賞析:
1. 詩人運用了線和箭的意象,形象地表達了時間的迅速流逝和生命的短暫性,給人一種緊迫感和思考人生的沖動。
2. “認得是元神,子后午前須至煉。”詩人告誡人們應該意識到自己的精神力量,并在每天的早晚進行修煉,提醒人們修身養性的重要性。
3. “天地三才人得一,既得一,勿遺失,失了永求無一物。”詩人強調了人與宇宙的聯系,認為只有把握自己才能在無常中得到真正的收獲。
4. 最后兩句通過荒郊冢墓的形象來反思人生,并強調了人生的無常和不可追求的一面。這種對生命的思考與感慨使詩歌具有一種深刻而悲觀的氣息。
總體而言,呂巖的《修身訣》通過生動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表達了人生短暫、時間緊迫的主題,強調了修身養性的重要性,并思考人生的無常和不可追求的一面。這首詩詞語言簡練、意蘊豐富,給人以深思與啟迪。
“失了永求無一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ū shēn jué
修身訣
rén mìng jí rú xiàn, shàng xià lái wǎng sù rú jiàn.
人命急如線,上下來往速如箭。
rèn de shì yuán shén,
認得是元神,
zi hòu wǔ qián xū zhì liàn.
子后午前須至煉。
suí yì chū, suí yì rù, tiān dì sān cái rén dé yī.
隨意出,隨意入,天地三才人得一。
jì dé yī, wù yí shī, shī le yǒng qiú wú yī wù.
既得一,勿遺失,失了永求無一物。
kān tàn huāng jiāo zhǒng mù zhōng,
堪嘆荒郊冢墓中,
zì gǔ miè wáng bù zhī qū.
自古滅亡不知屈。
“失了永求無一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