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骸終是不風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尸骸終是不風流”全詩
頑皮死后鉆須遍,都為平生不出頭。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嘲歸仁紹龜詩》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硬骨殘形知幾秋,
尸骸終是不風流。
頑皮死后鉆須遍,
都為平生不出頭。
中文譯文:
堅韌的骨骼、殘破的形體,已經經歷了多少個秋天,
無論如何,尸體也無法變得風流。
頑強的個性雖然在死后嘲笑,但到處鉆入形體的頭皮,
都是因為在平生中無法有所成就。
詩意:
這首詩詞以一種諷刺的口吻,嘲笑了一個失敗的人的一生。詩人皮日休用形象鮮明的語言描繪了這個人的悲涼遭遇,表達了對他平庸度過一生的不滿和無奈。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象征手法,通過描述一個堅韌而殘破的身體,暗示了這個人一生的困境和無望。詩人以嘲諷的語氣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讓讀者在笑聲中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悲涼。詩詞的結構簡潔明了,字句精煉,用意明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失敗的人生的思考和苦澀的感受,讓讀者在一次短暫的閱讀中領略到了人生的無奈和無助。
“尸骸終是不風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guī rén shào guī shī
嘲歸仁紹龜詩
yìng gǔ cán xíng zhī jǐ qiū, shī hái zhōng shì bù fēng liú.
硬骨殘形知幾秋,尸骸終是不風流。
wán pí sǐ hòu zuān xū biàn, dōu wèi píng shēng bù chū tóu.
頑皮死后鉆須遍,都為平生不出頭。
“尸骸終是不風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