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宜長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月宜長壽”全詩
皇心滿塵界,佛跡現虛空。
日月宜長壽,天人得大通。
喜聞題寶偈,受記莫由同。
《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趙彥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是唐代趙彥伯所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描述了九月九日登上慈恩寺浮圖時的情景和感受。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豫垂佳節之際,我登上了慈恩寺高處的梵宮。皇帝在塵世間心滿意足,佛陀的足跡卻出現在虛空中。太陽和月亮都為長壽而歡喜,天人之間也實現了通達。我喜聞寶偈的題詞,卻不能像它們那樣受到記憶的同感所牽引。
詩意:
詩人在詩中描繪了自己九月九日登上慈恩寺浮圖的經歷和感受。他描述了梵宮的高處,感受到了皇帝和佛陀在塵世和虛空間中的存在感。詩人也表達了對長壽和人與天通達的美好愿望。最后,他提到了喜聞寶偈的題詞,卻不能像它們那樣與之產生共鳴。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的情景,展示了詩人對塵世和虛空中的至高存在的思考和向往。詩人通過對自然和宗教元素的融合,表達了對長壽和通達的憧憬,以及對人類與宇宙之間連接的探索。最后,詩人提到了喜聞寶偈的題詞的感受,表達了自己的局限性,強調了人與宇宙之間的不可比擬之處。
整首詩情緒平和,語言流暢,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宗教象征,將人與自然、人與神明的關系融為一體,傳遞了對宇宙奧秘的追求和對美好未來的期許。這首詩詞表現了唐代文人對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對人生境遇的審視,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意義。
“日月宜長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jiǔ yuè jiǔ rì dēng cí ēn sì fú tú yìng zhì
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chū yù chuí jiā jié, píng gāo zhì fàn gōng.
出豫垂佳節,憑高陟梵宮。
huáng xīn mǎn chén jiè, fú jī xiàn xū kōng.
皇心滿塵界,佛跡現虛空。
rì yuè yí cháng shòu, tiān rén dé dà tōng.
日月宜長壽,天人得大通。
xǐ wén tí bǎo jì, shòu jì mò yóu tóng.
喜聞題寶偈,受記莫由同。
“日月宜長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