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棲日無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幽棲日無事”全詩
怒蛙橫飽腹,斗雀墮輕毛。
碧瘦三棱草,紅鮮百葉桃。
幽棲日無事,痛飲讀離騷。
分類: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江南雜題》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江南雜題》
積潦池新漲,頹垣址舊高。
怒蛙橫飽腹,斗雀墮輕毛。
碧瘦三棱草,紅鮮百葉桃。
幽棲日無事,痛飲讀離騷。
中文譯文:
雨水積聚成潦潦之澤,浸滿了池塘;
倒塌的城墻原本高大雄偉。
憤怒的蛙兒張大了胃口,品盡了美食;
斗志昂揚的麻雀掉落了輕盈的羽毛。
青瘦的三棱草,搖曳在風中;
紅潤的百葉桃,充滿了生機。
幽居之地,平靜無事,只需時刻暢飲,痛讀《離騷》。
詩意:
這首詩以江南的景色為背景,通過具象、生動的描寫,展現了江南春季的獨特韻味。作者以大自然的細膩描繪了江南的濕潤和青翠,以及動物的活潑和食欲。通過對比新舊、脹瘦、繁盛與平靜的意象,表達了對生活的享受和安逸的追求。而“痛飲讀離騷”一句,則彰顯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文人情懷,對自然和文學的熱愛。
賞析:
《江南雜題》以其對江南景色的真實描繪,以及對大自然和生活的感受,展示出了唐代文人的深情和閑適生活態度。詩人對細小事物的觀察和感悟,構成了一幅幅細膩和生動的畫面。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動物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單生活的向往。整首詩以清新、流暢的句子描述了江南的春季景色,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同時,詩人還通過“痛飲讀離騷”一句,展示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執著。整首詩在簡潔明了的句式下,展現了濃郁的江南意境,值得欣賞和品味。
“幽棲日無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nán zá tí
江南雜題
jī lǎo chí xīn zhǎng, tuí yuán zhǐ jiù gāo.
積潦池新漲,頹垣址舊高。
nù wā héng bǎo fù, dòu què duò qīng máo.
怒蛙橫飽腹,斗雀墮輕毛。
bì shòu sān léng cǎo, hóng xiān bǎi yè táo.
碧瘦三棱草,紅鮮百葉桃。
yōu qī rì wú shì, tòng yǐn dú lí sāo.
幽棲日無事,痛飲讀離騷。
“幽棲日無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