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策卻堪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策卻堪愁”全詩
遠空淪日腳,多稼沒人頭。
古木蟬齊噪,深塍水慢流。
幽居回不近,秋策卻堪愁。
分類:
作者簡介(劉得仁)
劉得仁(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時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長慶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晚步》劉得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步
野步晚悠悠,
山光澹早秋。
遠空淪日腳,
多稼沒人頭。
古木蟬齊噪,
深塍水慢流。
幽居回不近,
秋策卻堪愁。
譯文:
傍晚漫步在野外,
山光柔和,早秋時節。
遠處天空淹沒了太陽的余暉,
農田里幾乎看不到人的身影。
古老的樹木上蟬鳴交響,
深溝里的水悠悠緩緩流動。
我居住的地方距離遠,
雖然是秋天,心情卻令人憂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而有些凄涼的秋日景象。詩人在傍晚時分漫步在野外,感受到山光的溫柔和早秋的氛圍。他遠望天空,太陽已經西沉,只留下余暉灑在遠處的地平線上。詩人注意到農田里幾乎沒有人的身影,田野似乎變得荒涼,是因為秋天的收割已經過去了。古木上的蟬鳴聲此起彼伏,營造出沉悶而嘈雜的氛圍。深溝里的水流動緩慢,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詩人所居住的地方距離較遠,他感到離幽居遠去,這讓他在這個秋天有些憂愁。整首詩將秋日的寧靜、凄涼以及人與大自然的距離感表達出來,給人一種深深的思考與共鳴。
“秋策卻堪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bù
晚步
yě bù wǎn yōu yōu, shān guāng dàn zǎo qiū.
野步晚悠悠,山光澹早秋。
yuǎn kōng lún rì jiǎo, duō jià méi rén tóu.
遠空淪日腳,多稼沒人頭。
gǔ mù chán qí zào, shēn chéng shuǐ màn liú.
古木蟬齊噪,深塍水慢流。
yōu jū huí bù jìn, qiū cè què kān chóu.
幽居回不近,秋策卻堪愁。
“秋策卻堪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