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作云雨歸維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恐作云雨歸維嵩”全詩
龜鱗犀甲鎖支體,泉聲雨腳洗春風。
深碧麈尾掃冥濛,淺黃龍腹盤穹崇。
拏天攫地數千尺,恐作云雨歸維嵩。
維嵩成大廈,莫遣邂逅逢樵者。
分類:
《古松歌》莊南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松歌》是唐代莊南杰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上山下松林的景象。詩人用形容詞和比喻來描繪松樹的狀況,比如“森沉翠蓋煙”形容松樹茂密繁盛,如云煙一般。詩中還描述了松樹的外貌如龜鱗犀甲,剛硬堅固。泉水的流聲和雨滴輕輕洗滌著春風,給人以清新的感受。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巧妙的比喻描繪了松樹的巍峨之勢。麈尾是古代用來掃除灰塵的器具,詩中形容深色的麈尾像掃除昏暗的迷霧。淺黃色的松樹則就像龍的腹部蜿蜒起伏,盤繞在天空之上。詩人將松樹的高大與天地相接連,形成了視覺上的沖擊力。
最后兩句“恐作云雨歸維嵩,維嵩成大廈,莫遣邂逅逢樵者。”表達了詩人對松樹的珍視之情。他擔心松樹被雨云折損,因此設想了一個松樹成為巍峨大廈的意象。他希望人們不要隨意砍伐樹木,以避免傷害到這些詩中描繪的美景。
整首詩通過描繪松樹的壯麗景象,寄托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景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對環境保護的呼吁。它展示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并通過形象明快的語言營造出生動的山林景象,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恐作云雨歸維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sōng gē
古松歌
shān shàng shān xià sōng, sēn shěn cuì gài yān.
山上山下松,森沈翠蓋煙。
guī lín xī jiǎ suǒ zhī tǐ,
龜鱗犀甲鎖支體,
quán shēng yǔ jiǎo xǐ chūn fēng.
泉聲雨腳洗春風。
shēn bì zhǔ wěi sǎo míng méng, qiǎn huáng lóng fù pán qióng chóng.
深碧麈尾掃冥濛,淺黃龍腹盤穹崇。
ná tiān jué dì shù qiān chǐ, kǒng zuò yún yǔ guī wéi sōng.
拏天攫地數千尺,恐作云雨歸維嵩。
wéi sōng chéng dà shà,
維嵩成大廈,
mò qiǎn xiè hòu féng qiáo zhě.
莫遣邂逅逢樵者。
“恐作云雨歸維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