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罥斷愁腸幾尺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罥斷愁腸幾尺絲”全詩
楚塞曾吟煙午處,曲江長憶雪晴時。
金銜細轂縈回岸,戍笛牛歌遠近陂。
還把舊年惆悵意,武安城下一吟詩。
分類:
作者簡介(崔櫓)
崔櫓,唐代詩人,進士,曾任棣州司馬。他善于撰寫雜文,詩作以絕句成就最高,今存詩十六首。他的詩作風格清麗,畫面鮮艷,托物言志,意境深遠。據阿袁(即陳忠遠)先生《唐詩故事 .謝詩差幸人原諒 ——崔櫓謝罪詩真是戒酒良方》記載,崔櫓由于自身經歷的緣故,后來還寫詩謝罪而戒酒了呢,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肅然起敬的事兒了。
《南陽見柳》崔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陽見柳》是崔櫓創作的一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南陽見到柳樹時的思緒和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夜來風吹入最高的柳枝,
拂斷了愁腸,像幾尺長的絲線。
在楚塞的地方,我曾吟唱柳樹,
在曲江,我長久地懷念雪天的晴朗時光。
那金色的羽翼上系著細轂,
不斷繞過河岸飛舞。
戍樓笛聲和牧歌聲遠近回蕩在陂塘之上。
我依然把舊年的憂愁之情帶在身上,
站在武安城下,吟唱一首詩。
這首詩描繪了夜晚風吹拂柳樹的景象,其中最高的柳枝被風吹斷,象征著作者內心的愁緒。詩中提到的楚塞和曲江是兩個地名,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回憶。楚塞是崔櫓在南陽的一個地方,在那里他曾吟唱過柳樹,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懷念。曲江是指長沙的曲江池,作者在那里長久地懷念雪天的晴朗時光,暗示著他對過去的美好回憶。
詩中還描繪了金銜細轂在河岸上盤旋飛舞的場景,以及戍樓笛聲和牧歌聲在遠近之間回蕩的景象,給人以寧靜、宏闊的感覺。最后,作者站在武安城下吟唱一首詩,表達了對往昔的憂愁之情。
整首詩詞以柳樹為線索,抒發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對往事的憂愁之情,同時描繪了自然景觀和音樂聲音的美妙,展現了唐代士人柔情的一面。
“罥斷愁腸幾尺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yáng jiàn liǔ
南陽見柳
yè lái fēng rù zuì gāo zhī, juàn duàn chóu cháng jǐ chǐ sī.
夜來風入最高枝,罥斷愁腸幾尺絲。
chǔ sāi céng yín yān wǔ chù,
楚塞曾吟煙午處,
qǔ jiāng zhǎng yì xuě qíng shí.
曲江長憶雪晴時。
jīn xián xì gǔ yíng huí àn, shù dí niú gē yuǎn jìn bēi.
金銜細轂縈回岸,戍笛牛歌遠近陂。
hái bǎ jiù nián chóu chàng yì, wǔ ān chéng xià yī yín shī.
還把舊年惆悵意,武安城下一吟詩。
“罥斷愁腸幾尺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