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釣中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伴釣中流”全詩
夜來吟思苦,江上月華秋。
曉露滿紅蓼,輕波飏白鷗。
漁翁似有約,相伴釣中流。
分類:
作者簡介(王貞白)
王貞白,字有道(875—958),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895)登進士,七年后(902)授職校書郎,嘗與羅隱、方干、貫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職之間的七年中,他隨軍出塞抵御外敵,寫下了許多邊塞詩,有不少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動人。對軍旅之勞、戰爭景象描寫的氣勢豪邁、色彩濃烈、音調鏗鏘。有《靈溪集》七卷,今編詩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
《江上吟曉》王貞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一葉孤舟在江上,長久地載著游人去暢游。夜晚來臨,吟唱思念辛苦,江上的月光如秋天一般明亮。晨露覆滿紅色的蘆葦,輕輕的波浪帶動起白鷗飛行。漁翁看上去像是有所約定,與白鷗一起垂釣在中流。
詩意: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孤獨的野人乘著小船在江上自由游玩的情景。夜晚,他靜靜地坐在船上吟唱,思念之情難以忍受。江上的月光給予他一種寧靜和溫暖。清晨,他看到紅色的蘆葦上覆蓋著露水,輕柔的波浪帶走了一只白鷗。他覺得漁翁似乎與白鷗有某種默契,在中流垂釣。
賞析: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自由自在的景象。作者通過描寫江上的船、月光、蘆葦和白鷗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抒情的氛圍。詩中的孤舟、夜晚的吟唱、思念之苦、月光的明亮,構成了一幅富有詩意的畫面。作者通過描寫江上的景色和漁翁垂釣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由和寧靜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思念之情。整首詩以樸素的表達方式,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感觸和情感,給人一種靜思和遐想的空間。
“相伴釣中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shàng yín xiǎo
江上吟曉
yī yè yě rén zhōu, zhǎng jiāng zài jiǔ yóu.
一葉野人舟,長將載酒游。
yè lái yín sī kǔ, jiāng shàng yuè huá qiū.
夜來吟思苦,江上月華秋。
xiǎo lù mǎn hóng liǎo, qīng bō yáng bái ōu.
曉露滿紅蓼,輕波飏白鷗。
yú wēng shì yǒu yuē, xiāng bàn diào zhōng liú.
漁翁似有約,相伴釣中流。
“相伴釣中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