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承春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芍藥承春寵”全詩
麥秋能幾日,谷雨只微寒。
妒態風頻起,嬌妝露欲殘。
芙蓉浣紗伴,長恨隔波瀾。
分類:
作者簡介(王貞白)
王貞白,字有道(875—958),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895)登進士,七年后(902)授職校書郎,嘗與羅隱、方干、貫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職之間的七年中,他隨軍出塞抵御外敵,寫下了許多邊塞詩,有不少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動人。對軍旅之勞、戰爭景象描寫的氣勢豪邁、色彩濃烈、音調鏗鏘。有《靈溪集》七卷,今編詩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
《芍藥》王貞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芍藥》
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
麥秋能幾日,谷雨只微寒。
妒態風頻起,嬌妝露欲殘。
芙蓉浣紗伴,長恨隔波瀾。
譯文:
芍藥得到春天的寵愛,豈曾嫉羨牡丹的榮耀。
麥收的季節持續了幾天,谷雨只帶來些微的涼意。
嫉妒之態時常出現,嬌妝的露水即將消散。
芙蓉花與我同伴,長久以來,我一直與你隔著波浪的阻隔,心生遺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芍藥為主題,表現了一種內心的情感和思緒。詩人把芍藥與牡丹進行對比,以突顯芍藥的獨特之美。芍藥以其清雅和含蓄的氣質,吸引了春天的寵愛,而無意羨慕牡丹的嬌媚和高貴。詩人通過對麥秋和谷雨的描寫,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變遷,也暗示了人生中短暫的美好與稍縱即逝的青春。詩中出現的“妒態風頻起”,表現出詩人對于美的?妒忌和競爭之情,同時也描繪了芍藥花瓣上的露水即將消散的景象。最后兩句“芙蓉浣紗伴,長恨隔波瀾”,表達了詩人與芙蓉花的情感交融,同時隱含著種種限制和隔閡,使得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的渴望與追求成為一種無法實現的夢想。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一種對美的追尋和遙不可及的思索,也顯露出對于短暫美好和生命的虛無感。
“芍藥承春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áo yào
芍藥
sháo yào chéng chūn chǒng, hé zēng xiàn mǔ dān.
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
mài qiū néng jǐ rì, gǔ yǔ zhǐ wēi hán.
麥秋能幾日,谷雨只微寒。
dù tài fēng pín qǐ, jiāo zhuāng lù yù cán.
妒態風頻起,嬌妝露欲殘。
fú róng huàn shā bàn, cháng hèn gé bō lán.
芙蓉浣紗伴,長恨隔波瀾。
“芍藥承春寵”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