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通慈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誠通慈降”全詩
誠通慈降,敬徹愛存。
獻懷稱壽,啐感承恩。
皇帝孝德,子孫千億。
大包天域,長亙不極。
分類:
作者簡介(張說)
《唐享太廟樂章·福和》張說 翻譯、賞析和詩意
《唐享太廟樂章·福和》
作者:張說
春的陽光,溫暖如意。
迎接太廟的祭祀之音,
表達對親人的崇敬致敬。
誠心呼喚神靈的慈悲庇佑,
虔誠地恪守愛與敬意。
向古人獻上祝福和祝壽,
滿懷感激地接受恩澤。
皇帝的孝行美德令人欽佩,
子孫后代將生生不息。
遼闊的天地,永遠不會消逝。
譯文:
《唐享太廟樂章·福和》
春天的陽光,溫暖如意。
迎接太廟祭祀的樂聲,
向親人的崇敬致敬。
真誠地崇奉神靈的慈悲降福,
恭敬地表達愛和敬意。
向古人獻上祝福和祝壽,
領受恩澤,滿懷感激之情。
皇帝的孝德令人仰慕,
子孫后代將源遠流長。
廣袤的天地,永不止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張說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唐代太廟樂章中的一幕福和場景。詩中表達了對祭祀儀式的贊美和對皇帝孝德的敬佩,同時也表達了對神靈庇佑和對子孫后代繁衍昌盛的期許。整首詩描繪了一幅朝廷莊嚴、家族興旺的美好畫面。
詩詞以描寫春天溫暖的陽光為開篇,表達了喜慶愉快的氛圍。接著以精確的描寫展現了太廟祭祀活動的盛況,通過對祭祀儀式的描繪,彰顯出作者對傳統禮樂的尊崇和推崇。詩中表達了致敬的情感,特別是對親人的崇敬和對神靈的虔誠,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尊敬親友、敬神事祖的價值觀。
詩中反復強調崇敬、誠心和感激之情,體現了作者對皇帝孝德的敬仰和對子孫后代的期待。總結了皇帝孝德美德與子孫后代繁衍的關系,顯示了家族延續的重要性。
最后兩句表達了希望皇室萬世長青的愿望和對國家永久繁榮的展望。通過"大包天域,長亙不極"這樣的表述,詩中呼應了皇權永恒、國家永固的理念。
整首詩以莊重肅穆的氣氛,向讀者展示了唐代宮廷祭祀的隆重場面,以及對家族繁榮昌盛和皇權鞏固的祈愿,展現了作者對傳統文化、家族倫理和國家榮光的追求和崇尚。
“誠通慈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g xiǎng tài miào yuè zhāng fú hé
唐享太廟樂章·福和
bèi lǐ yòng lè, chóng qīn zhì zūn.
備禮用樂,崇親致尊。
chéng tōng cí jiàng, jìng chè ài cún.
誠通慈降,敬徹愛存。
xiàn huái chēng shòu,
獻懷稱壽,
cuì gǎn chéng ēn.
啐感承恩。
huáng dì xiào dé, zǐ sūn qiān yì.
皇帝孝德,子孫千億。
dà bāo tiān yù, zhǎng gèn bù jí.
大包天域,長亙不極。
“誠通慈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三江 (仄韻) 去聲三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