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痕點點寄相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淚痕點點寄相思”全詩
若問二妃何處所,零陵芳草露中秋。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分類: 瀟湘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瀟湘神》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瀟湘神》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描寫了瀟湘地區美景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悲涼之情。
詩中以湘水的流動為引子,抒發了詩人對瀟湘地區的思念之情。詩人感嘆湘水之美,卻也嘆息了九嶷山的高峻以及浩渺的云海給他帶來的憂愁。詩句「若問二妃何處所,零陵芳草露中秋」描寫了零陵地區的景象,美麗的芳草和秋天的露水,使詩人倍感思念。
接下來的兩句「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表達了作者的思念之情。詩人將自己的思念寄托在瀟湘地區的斑竹上,用淚痕代替思念之意。
最后兩句「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表達了作者對瀟湘地區美景與音樂的向往。詩人希望傾聽到楚地的美麗音樂,而瀟湘的夜晚正是這種音樂絕佳的時刻。
整首詩以湘水為線索,描繪了瀟湘地區的美景和詩人的思念之情。通過景物的描繪和詩人的感慨,展現了湘水地區的神秘與美麗,以及詩人對這里的思念之情。這首詩既是對瀟湘地區的贊美,也是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懷戀。
“淚痕點點寄相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o xiāng shén
瀟湘神
xiāng shuǐ liú, xiāng shuǐ liú, jiǔ yí yún wù zhì jīn chóu.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
ruò wèn èr fēi hé chǔ suǒ,
若問二妃何處所,
líng líng fāng cǎo lù zhōng qiū.
零陵芳草露中秋。
bān zhú zhī, bān zhú zhī, lèi hén diǎn diǎn jì xiāng sī.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chǔ kè yù tīng yáo sè yuàn,
楚客欲聽瑤瑟怨,
xiāo xiāng shēn yè yuè míng shí.
瀟湘深夜月明時。
“淚痕點點寄相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