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磧南沙上驚雁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磧南沙上驚雁起”全詩
鈿蟬箏,金雀扇,畫梁相見。
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磧南沙上驚雁起,飛雪千里。
玉連環,金鏃箭,年年征戰。
畫樓離恨錦屏空,杏花紅。
分類: 蕃女怨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蕃女怨》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蕃女怨》
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
鈿蟬箏,金雀扇,畫梁相見。
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磧南沙上驚雁起,飛雪千里。
玉連環,金鏃箭,年年征戰。
畫樓離恨錦屏空,杏花紅。
中文譯文:
千萬枝白花已經盛開,雨點落在雙燕之間。
蠟燭造型的箏,金雀形狀的扇子,在畫梁上相會。
雁門的消息不再傳來,它們又回到原地。
在磧南的沙地上,驚起一群雁,飛越千里的飛雪。
玉制的連環,金制的箭,年年戰亂不斷。
畫樓里離別的悲傷在錦屏中空蕩無物,只有杏花依然紅艷。
詩意:
該詩以幽遠的景象和充滿哀愁的文字,表達了一個蕃女的怨恨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將作者對戰亂和離別的痛苦表達得淋漓盡致。通過描繪風雪交加、雁飛驚起、連年征戰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戰爭和離別的厭倦與痛苦之情。
賞析:
該詩通過形容自然景象和運用比喻,將作者內心的憂愁和思念表達出來。詩中畫面感強烈,令人感受到了詩人深深的痛苦和無奈。詩句中描寫的雨落在雙燕之間,表示蕃女在漫長的戰亂中與親人分離,磧南沙上驚起的雁象征著蕃女在戰亂中的辛酸遭遇。詩中的玉連環和金鏃箭,形象地描述了戰爭的殘酷和無盡。最后一句“畫樓離恨錦屏空,杏花紅”則表達了作者對離別之痛的無奈和悲傷之情,整首詩通過詩人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離別的痛苦,傳達出一種深深的憂傷和對和平與幸福的向往。
“磧南沙上驚雁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n nǚ yuàn
蕃女怨
wàn zhī xiāng xuě kāi yǐ biàn, xì yǔ shuāng yàn.
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
diàn chán zhēng, jīn què shàn,
鈿蟬箏,金雀扇,
huà liáng xiāng jiàn.
畫梁相見。
yàn mén xiāo xī bù guī lái, yòu fēi huí.
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qì nán shā shàng jīng yàn qǐ, fēi xuě qiān lǐ.
磧南沙上驚雁起,飛雪千里。
yù lián huán, jīn zú jiàn,
玉連環,金鏃箭,
nián nián zhēng zhàn.
年年征戰。
huà lóu lí hèn jǐn píng kōng, xìng huā hóng.
畫樓離恨錦屏空,杏花紅。
“磧南沙上驚雁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