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席駐征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祖席駐征棹”全詩
收兵頡利國,飲馬胡盧河¤
毳布腥膻久,穹廬歲月多。
雕窠城上宿,吹笛淚滂沱。
祖席駐征棹,開帆候信潮。
隔筵桃葉泣,吹管杏花飄¤
船去鷗飛閣,人歸塵上橋。
別離惆悵淚,江路濕紅蕉。
分類: 怨回紇
作者簡介(皇甫松)
皇甫松,字子奇,自號檀欒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皇甫松《醉鄉日月》3卷。其詞今存20余首,見于《花間集》、《唐五代詞》。事跡見《歷代詩馀》。 今有王國維輯《檀欒子詞》一卷。
《怨回紇》皇甫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怨回紇
白發東南女,憂愁聽異域歌。
結束戰爭,回到頡利國,騎馬在胡盧河邊喝酒;
亞麻布氣味依然久存,建筑物年代久遠。
在雕窠樓上過夜,吹笛子時淚水紛紛落下。
江南地區的祖席在征舟上停下,打開帆,等待潮水。
在隔著酒席的桃葉上哭泣,吹奏著笛子,杏花飄飄。
船離開了,海鷗飛到了樓閣上,人們已經回到塵世橋上。
分別令人悲痛,眼淚濕透江路邊的紅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白發蒼蒼的女子,她在東南地區度過了一生。她聽著來自異域的歌曲,心中滿是憂愁。她在頡利國結束了戰爭,在胡盧河邊飲馬作樂。然而,多年以后,亞麻布的味道仍然存在,建筑物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她在雕窠樓上過夜,吹笛子時淚水灑下。祖席駐在征舟上,等待信潮的到來。在隔著酒席的桃葉上她哭泣,吹著笛子,杏花飄飄。船離開了,海鷗飛到樓閣上,人們回到了塵世橋上。分別帶來了悲傷,她的眼淚濕透了江路邊的紅蕉。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放浪的女子,她經歷了種種離別和變故。她在異域聽到的歌曲更加增添了她的憂傷。她的征程從南朝開始,一直到頡利國結束。她在荒涼的樓閣上度過夜晚,彈奏著笛子抒發內心的哀愁。她在酒席上分別于親人,眼淚滑落在桃葉上,飄灑在杏花上。她乘船離開了,河邊的鷗鳥飛回了樓閣,人們回到了繁忙的塵世。整首詩以離別和悲傷為主題,通過描繪細膩的情感細節來表達世事變遷和人生離別的苦澀。
“祖席駐征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àn huí hé
怨回紇
bái shǒu nán cháo nǚ, chóu tīng yì yù gē.
白首南朝女,愁聽異域歌。
shōu bīng xié lì guó, yìn mǎ hú lú hé
收兵頡利國,飲馬胡盧河¤
cuì bù xīng shān jiǔ, qióng lú suì yuè duō.
毳布腥膻久,穹廬歲月多。
diāo kē chéng shàng sù, chuī dí lèi pāng tuó.
雕窠城上宿,吹笛淚滂沱。
zǔ xí zhù zhēng zhào, kāi fān hòu xìn cháo.
祖席駐征棹,開帆候信潮。
gé yán táo yè qì, chuī guǎn xìng huā piāo
隔筵桃葉泣,吹管杏花飄¤
chuán qù ōu fēi gé, rén guī chén shàng qiáo.
船去鷗飛閣,人歸塵上橋。
bié lí chóu chàng lèi, jiāng lù shī hóng jiāo.
別離惆悵淚,江路濕紅蕉。
“祖席駐征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九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