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殘星亦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漏殘星亦殘”全詩
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
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
分類: 定西番
作者簡介(牛嶠)
牛嶠,字松卿(約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隴西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大順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進士及第。歷官拾遺,補尚書郎,后人又稱“牛給事”。以詞著名,詞格類溫庭筠。原有歌詩集三卷,今存詞三十三首,(見《花間集》)詩六首。
《定西番》牛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定西番》在紫色的邊塞上,月亮明亮地照亮了千里,守城士兵們穿著金甲,感受著寒冷。寂寞的戍樓里,夜風刺骨。我在夢中思念長安,望著廣闊的天空,鄉愁如潮涌上心頭,星星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遠處傳來幾聲畫角的哭泣聲,大地被白茫茫的雪覆蓋。
詩意:詩歌描繪了邊塞的寒冷和孤獨,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遠方的思念之情。月亮的明亮和漏盡的星星都顯示出時間的推移和人事的變遷。畫角哭泣的聲音也反映出戰爭和邊塞的凄涼。整首詩透露出邊塞生活的艱辛和孤獨,以及對遠方的思念和鄉愁之情。
賞析:《定西番》是唐代詩人牛嶠的作品,通過寒冷的邊塞景象和孤寂的戍樓,描繪了邊地的艱苦生活和思鄉之情。詩中的紫塞和金甲冷,給人一種蒼茫廣闊和嚴寒的感覺。詩人通過思念故鄉長安和望著天空的方式來表達對遠方的思念和鄉愁之情。在這荒蕪的邊塞中,時間雖然過去如流水,星星也逐漸消失,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卻沒有減少。整首詩以冷峻的景象和痛苦的情感為主線,將邊塞士兵的艱苦生活與對故鄉的無盡思念融為一體,展現了邊地苦難生活的真實和對故土的眷戀之情。
“漏殘星亦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ìng xī fān
定西番
zǐ sāi yuè míng qiān lǐ, jīn jiǎ lěng, shù lóu hán, mèng cháng ān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寒,夢長安¤
xiāng sī wàng zhōng tiān kuò, lòu cán xīng yì cán.
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
huà jiǎo shù shēng wū yè, xuě màn màn.
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
“漏殘星亦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