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棹今宵何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蘭棹今宵何處”全詩
蘆洲一夜風和雨,飛起淺沙翹雪鷺¤
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
羅袂從風輕舉,愁殺采蓮女。
分類: 應天長
作者簡介(毛文錫)
唐末五代時人,字平珪,高陽(今屬河北人),一作南陽(今屬河南)人。年十四,登進士第。已而入蜀,從王建,官翰林學士承旨,進文思殿大學士,拜司徒,蜀亡,隨王衍降唐。未幾,復事孟氏,與歐陽烔等五人以小詞為孟昶所賞。《花間集》稱毛司徒,著有《前蜀紀事》《茶譜》,詞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國維輯《毛司徒詞》一卷。
《應天長》毛文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應天長》
平江波暖鴛鴦語,
兩兩釣船歸極浦。
蘆洲一夜風和雨,
飛起淺沙翹雪鷺。
漁燈明遠渚,
蘭棹今宵何處。
羅袂從風輕舉,
愁殺采蓮女。
譯文:
江面平靜,暖風吹拂,鴛鴦鳥輕柔地交談,
兩只釣船成雙成對地歸于極端的港灣。
蘆洲經過一夜風雨的洗禮,
淺沙上飛起了抬頭挺胸的雪鷺。
漁燈在遙遠的水渚上明亮如晝,
蘭木船篙此夜將停靠何船站臺?
羅裙隨風輕輕抬起,
愁緒讓采蓮的女子奪去了生機。
詩意和賞析:
《應天長》這首唐代詩詞通過描繪江湖景色,借以表達人們飽經風雨后的思鄉之情和困頓之感。
第一、二句描繪了江湖平靜的景象,以及鴛鴦鳥的柔情對話,抓住了現實世界中平凡而美妙的瞬間。詞人以極簡的形象語言,展示了美好的自然環境。
第三、四句通過描繪蘆洲一夜的風雨,呈現了江湖中的變幻、不可抗拒的現實。雪鷺挺胸飛向淺沙,象征著人們在逆境中堅持生活,努力抬頭。
第五句描繪了漁燈在遙遠的水渚上明亮如晝,暗示了求知欲、思考的愿望。六句則表達了詞人對現實生活的追問,對未來命運的擔憂。
最后兩句通過描繪羅裙隨風輕輕抬起,展示了采蓮女子的愁緒和無助。她們在困境中積極前行,但又難以擺脫困局。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人們在現實面前的困惑和掙扎,同時也展現了一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思索。這種對生活的思考和追求是詞人思想深邃而真摯的寫照。
“蘭棹今宵何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ng tiān zhǎng
應天長
píng jiāng bō nuǎn yuān yāng yǔ, liǎng liǎng diào chuán guī jí pǔ.
平江波暖鴛鴦語,兩兩釣船歸極浦。
lú zhōu yī yè fēng hé yǔ,
蘆洲一夜風和雨,
fēi qǐ qiǎn shā qiào xuě lù
飛起淺沙翹雪鷺¤
yú dēng míng yuǎn zhǔ, lán zhào jīn xiāo hé chǔ.
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
luó mèi cóng fēng qīng jǔ, chóu shā cǎi lián nǚ.
羅袂從風輕舉,愁殺采蓮女。
“蘭棹今宵何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