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有歌篇取盛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有歌篇取盛名”全詩
雖將劍鶴支殘債,猶有歌篇取盛名。
盡擬勤求為弟子,皆將疑義問先生。
與君相識因儒術,歲月彌多別有情。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贈蕭山彭少府》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蕭山彭少府
作尉孜孜更寒苦,
操心至癖不為清。
雖將劍鶴支殘債,
猶有歌篇取盛名。
盡擬勤求為弟子,
皆將疑義問先生。
與君相識因儒術,
歲月彌多別有情。
譯文:
向蕭山的彭少府贈詩
任職于官府辛勤努力,生活艱苦,
為政務操心過度已成癖好,卻無法使心境變得清凈。
即使因為替劍鶴(指吳玄劍)償還債務,
但仍有歌篇取得了盛名。
我盡力勤求成為你的弟子,
都把疑義向你請教。
我們之間相識是因為共同追求儒學之道,
時光如此多,卻有了別樣的情感。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方干寫給蕭山的彭少府的贈詩。詩人通過描寫彭少府的為人和才華,表達了自己對彭少府的敬佩和友情。彭少府以勤奮治事和學術才華著稱,方干對此深感欽佩。他認為彭少府雖然工作辛苦,心思繁忙,但并沒有真正實現心靈的寧靜。盡管彭少府曾因還債而支持吳玄劍的事情,但他仍然以自己的歌曲和詩篇贏得了聲譽。方干表達了對彭少府的追求和一同探討儒學的誠意,認為他們之間的相識,已經度過了許多歲月,也因儒學而產生了特殊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深厚的情感贊美了彭少府的為人和才華。詩人通過反映彭少府勤奮努力的工作態度和熱愛學問的精神,將彭少府塑造成了一個有志向、有才華的人物形象。詩中還描繪了彭少府為政務操心過度,卻無法使心境變得清凈的內心狀況,這種對現實的思考和反思使詩詞更富有層次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深厚的情感和對友誼的珍視。
“猶有歌篇取盛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xiāo shān péng shào fǔ
贈蕭山彭少府
zuò wèi zī zī gèng hán kǔ, cāo xīn zhì pǐ bù wéi qīng.
作尉孜孜更寒苦,操心至癖不為清。
suī jiāng jiàn hè zhī cán zhài, yóu yǒu gē piān qǔ shèng míng.
雖將劍鶴支殘債,猶有歌篇取盛名。
jǐn nǐ qín qiú wèi dì zǐ, jiē jiāng yí yì wèn xiān shēng.
盡擬勤求為弟子,皆將疑義問先生。
yǔ jūn xiāng shí yīn rú shù, suì yuè mí duō bié yǒu qíng.
與君相識因儒術,歲月彌多別有情。
“猶有歌篇取盛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