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持清凈蓮花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常持清凈蓮花葉”全詩
寶王四海轉千輪,金曇百粒送分身。
山中二月娑羅會,虛唄遙遙愁思人。
我念過去微塵劫,與子禪門同正法。
雖在神仙蘭省間,常持清凈蓮花葉。
來亦好,去亦好,了觀車行馬不移,當見菩提離煩惱。
分類:
作者簡介(張說)
《送考功武員外學士使嵩山署舍利塔》張說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考功武員外學士使嵩山署舍利塔
懷玉泉,戀仁者,
寂滅真心不可見,
空留影塔嵩巖下。
寶王四海轉千輪,
金曇百粒送分身。
山中二月娑羅會,
虛唄遙遙愁思人。
我念過去微塵劫,
與子禪門同正法。
雖在神仙蘭省間,
常持清凈蓮花葉。
來亦好,去亦好,
了觀車行馬不移,
當見菩提離煩惱。
詩意:
這首詩詞是送別功勛將領和學士使前往嵩山署舍利塔的詩,表達了詩人對他們的敬仰和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禪宗境界的向往。
賞析:
詩中以充滿哲理和禪意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清幽的境界。首先,詩中提到“懷玉泉,戀仁者”,以玉泉來象征純潔的心靈和崇尚仁義的品質。接著,詩人表達了對境界難以言說的思考,表示“寂滅真心不可見”,但雖然無法直接可見,但仍“空留影塔嵩巖下”,意味著境界的微妙存在。然后,詩人用“寶王四海轉千輪,金曇百粒送分身”來形容功勛將領的杰出和學士使的博學多才。接著,詩人提到“山中二月娑羅會”,襯托出山野中虔誠的佛教氛圍,而隔著山脈朝拜的“虛唄遙遙愁思人”,則表達了致遠追求的志向和牽掛的情懷。詩人自述過去的修行歷程,并與禪宗同門共同正法,即使身處祥和的仙境之中,也保持著內心的清凈,“常持清凈蓮花葉”。最后,詩人以“來亦好,去亦好,了觀車行馬不移,當見菩提離煩惱”作為結束,表達了對至高境界的追求和對超越塵世煩惱的期許。
整體而言,這首詩表達了對功勛將領和學士使的贊美和敬仰,同時借以抒發對境界和禪宗的向往之情。
“常持清凈蓮花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kǎo gōng wǔ yuán wài xué shì shǐ sōng shān shǔ shè lì tǎ
送考功武員外學士使嵩山署舍利塔
huái yù quán, liàn rén zhě, jì miè zhēn xīn bù kě jiàn, kōng liú yǐng tǎ sōng yán xià.
懷玉泉,戀仁者,寂滅真心不可見,空留影塔嵩巖下。
bǎo wáng sì hǎi zhuǎn qiān lún, jīn tán bǎi lì sòng fēn shēn.
寶王四海轉千輪,金曇百粒送分身。
shān zhōng èr yuè suō luó huì,
山中二月娑羅會,
xū bei yáo yáo chóu sī rén.
虛唄遙遙愁思人。
wǒ niàn guò qù wēi chén jié, yǔ zi chán mén tóng zhèng fǎ.
我念過去微塵劫,與子禪門同正法。
suī zài shén xiān lán shěng jiān, cháng chí qīng jìng lián huā yè.
雖在神仙蘭省間,常持清凈蓮花葉。
lái yì hǎo, qù yì hǎo,
來亦好,去亦好,
le guān chē xíng mǎ bù yí, dāng jiàn pú tí lí fán nǎo.
了觀車行馬不移,當見菩提離煩惱。
“常持清凈蓮花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