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江霧里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夜江霧里闊”全詩
溜船惟識火,驚鳧但聽聲。
勞者時歌榜,愁人數問更。
作者簡介(陰鏗)

陰鏗(約511年-約563年),字子堅,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南北朝時代梁朝、陳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其高祖襲遷居南平(在今湖北荊州地區),其父親子春仕梁,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鏗幼年好學,能誦詩賦,長大后博涉史傳,尤善五言詩,為當時所重,仕梁官湘東王蕭繹法曹參軍;入陳為始興王陳伯茂府中錄事參軍,以文才為陳文帝所贊賞,累遷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約在陳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陰鏗的藝術風格同何遜相似,后人并稱為“陰何”。
《五洲夜發》陰鏗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五洲夜發》是南北朝時期陰鏗所作的一首詩。
中文譯文如下:
夜晚江面上起霧,新月掛在高處閃亮。
只有溜船的燈火才能辨認,聽見只是撲扇水面的聲音。
勞碌的人時常唱起歌,愁苦的人數著更多的問題。
這首詩抒發了夜晚江面上的景象以及人們的感受。詩人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夜晚江面上霧氣迷茫的景象,新月高懸,獨自閃耀。只有溜船的燈火能夠辨認,溜船的聲音劃過水面。勞碌的人們時常唱起歌曲,將困乏的勞動釋放出來;而愁苦的人們則沉思著更多的問題。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夜晚江面上的一幕景象,同時也暗示了人們在不同的境遇中的情感體驗。整首詩通過幾個簡短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江面上自然景象的觀察和對人們不同心境的體悟,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憂愁和冷靜的觀察態度。這首詩既有具體的形象描繪,又有抽象的情感表達,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夜江霧里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zhōu yè fā
五洲夜發
yè jiāng wù lǐ kuò,
夜江霧里闊,
xīn yuè jiǒng zhōng míng.
新月迥中明。
liū chuán wéi shí huǒ,
溜船惟識火,
jīng fú dàn tīng shēng.
驚鳧但聽聲。
láo zhě shí gē bǎng,
勞者時歌榜,
chóu rén shù wèn gèng.
愁人數問更。
“夜江霧里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七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