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冤成薄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冤成薄幸”全詩
舉措有、許多端正。
二年三歲同鴛寢。
表溫柔心性。
別后無非良夜永。
如何向、名牽利役,歸期未定。
算伊心里,卻冤成薄幸。
作者簡介(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紅窗聽(仙呂調)》柳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紅窗聽(仙呂調)》是宋代文學家柳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紅窗聽(仙呂調)》
如削肌膚紅玉瑩。
舉措有、許多端正。
二年三歲同鴛寢。
表溫柔心性。
別后無非良夜永。
如何向、名牽利役,歸期未定。
算伊心里,卻冤成薄幸。
中文譯文:
像削減肌膚的紅玉晶瑩。
行為舉止雖然有很多端正之處。
兩年三歲共同睡在同一床上。
表現出溫柔的心性。
分別之后,只有良夜常存。
如何能在名利的牽絆下,未定歸期。
算計她的內心,卻成了不幸的受害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溫柔而純潔的愛情。詩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女性,詩人以紅玉來形容她的美貌,表現出她皮膚的紅潤光澤。她的舉止端莊得體,展現了她優雅的品質。詩人描述了她與另一個人共同度過兩年三歲的時光,暗示了他們的親密關系。
然而,這段感情并非沒有困擾。在分別之后,他們只能依靠美好的夜晚回憶相聚。詩人思考著如何在名利的紛擾中堅守愛情,但歸期卻未能確定。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他感嘆自己的愛情充滿了不公和不幸。
整首詩以簡潔、含蓄的語言表達了深情的愛情和詩人內心的掙扎。柳永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女性的美麗和優雅,同時展示了詩人對真愛的追求以及社會現實對愛情的束縛。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被廣泛傳誦,被認為是柳永作品中的經典之作,展現了他對愛情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卻冤成薄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óng chuāng tīng xiān lǚ diào
紅窗聽(仙呂調)
rú xuē jī fū hóng yù yíng.
如削肌膚紅玉瑩。
jǔ cuò yǒu xǔ duō duān zhèng.
舉措有、許多端正。
èr nián sān suì tóng yuān qǐn.
二年三歲同鴛寢。
biǎo wēn róu xīn xìng.
表溫柔心性。
bié hòu wú fēi liáng yè yǒng.
別后無非良夜永。
rú hé xiàng míng qiān lì yì, guī qī wèi dìng.
如何向、名牽利役,歸期未定。
suàn yī xīn lǐ, què yuān chéng bó xìng.
算伊心里,卻冤成薄幸。
“卻冤成薄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