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衾鳳猶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衾鳳猶溫”全詩
宿妝稀淡眉成字。
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輕垂地。
翠幕成波,新荷貼水。
紛紛煙柳低還起。
重墻繞院更重門,春風無路通深意。
分類: 踏莎行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踏莎行(中呂宮)》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踏莎行(中呂宮)》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先。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衾鳳猶溫,籠鸚尚睡。
宿妝稀淡眉成字。
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輕垂地。
翠幕成波,新荷貼水。
紛紛煙柳低還起。
重墻繞院更重門,春風無路通深意。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宮廷內的情景。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一個寧靜而華美的場景,展現出宮廷生活的優雅與富麗。衾上的鳳凰還保留著溫暖,籠中的鸚鵡依然在睡夢中。女子的妝容已經稀淡,眉毛卻如字般精致。她走在花影中,避開月光,穿過行廊。她身穿珠裙,褶褶輕垂到地面。翠綠色的帷幕像波浪一樣展開,新鮮的荷花貼在水面上。煙霧彌漫,柳樹低垂又重新挺起。厚重的墻壁環繞著院子,門扉更加沉重。春風無法穿越這重重阻隔,無法傳達其中的深意。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宋代宮廷生活的華美和封閉性。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容詞,將場景描繪得栩栩如生。詩中的女子通過行廊、珠裙、翠幕、荷花等形象,展示了她的婀娜多姿和高貴華麗。同時,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如溫暖的衾與睡著的鸚鵡、淡薄的妝容與精致的眉毛、低垂的柳樹與重新挺起等,增強了描寫的層次感和藝術美感。
整首詩的氛圍給人一種靜謐與封閉的感覺,宮廷的厚重和封閉使得春風無法穿越,隱喻著宮廷的深意無法被外界理解和傳達。這種意象的構建,既展示了宮廷的獨特魅力,又暗示了宮廷生活的封閉性和內斂性。
《踏莎行(中呂宮)》通過對宮廷生活中的細節描寫,以及隱喻和對比的手法,展示了宋代宮廷的華美和封閉性,同時也折射出人情世故和深意的難以捉摸。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給人以視覺和心靈上的愉悅。
“衾鳳猶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suō xíng zhōng lǚ gōng
踏莎行(中呂宮)
qīn fèng yóu wēn, lóng yīng shàng shuì.
衾鳳猶溫,籠鸚尚睡。
sù zhuāng xī dàn méi chéng zì.
宿妝稀淡眉成字。
yìng huā bì yuè shàng xíng láng, zhū qún zhě zhě qīng chuí dì.
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輕垂地。
cuì mù chéng bō, xīn hé tiē shuǐ.
翠幕成波,新荷貼水。
fēn fēn yān liǔ dī hái qǐ.
紛紛煙柳低還起。
zhòng qiáng rào yuàn gèng zhòng mén, chūn fēng wú lù tōng shēn yì.
重墻繞院更重門,春風無路通深意。
“衾鳳猶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