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在四條弦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在四條弦上”全詩
檀槽初抱更安詳。
立向尊前一行。
小打登鉤怕重,盡纏繡帶由長。
嬌春鶯舌巧如簧。
飛在四條弦上。
分類: 西江月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西江月(中呂宮)》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中呂宮)》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先。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體態看來隱約,
梳妝好是家常。
檀槽初抱更安詳,
立向尊前一行。
小打登鉤怕重,
盡纏繡帶由長。
嬌春鶯舌巧如簧,
飛在四條弦上。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一個女子妝飾的過程為主題。詩人通過一系列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女子妝飾的細致和精巧之處。詩中的女子在慢慢打扮的過程中,展現出一種溫柔和優雅的氣質。她細心地梳妝打扮,使自己更加美麗動人。女子抱著檀槽,顯得安詳而端莊。她站在鏡前,仔細地打理自己的發髻和衣飾,以完美的姿態出現在尊貴的人面前。繡帶長長地纏繞,小打登鉤是為了避免過重。女子的嘴巴嬌小靈活,就像春天的鶯鳥一樣,嘴舌巧妙地在四根琴弦上飛舞。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展現了女子妝飾的過程和女子的美麗動人。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將女子妝飾的細節描繪得栩栩如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想象空間。詩中的女子被描繪得溫柔、優雅,她的妝飾過程呈現出一種儀式感和莊重感,顯示了古代女性對于美的追求和注重。同時,詩中的細節描寫也表達了詩人對于細致、精巧藝術的贊美。整首詩詞以描寫女子妝飾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形象,展現了女子的美麗和嫵媚,給人以美好的視覺和心靈享受。
“飛在四條弦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zhōng lǚ gōng
西江月(中呂宮)
tǐ tài kàn lái yǐn yuē, shū zhuāng hǎo shì jiā cháng.
體態看來隱約,梳妝好是家常。
tán cáo chū bào gèng ān xiáng.
檀槽初抱更安詳。
lì xiàng zūn qián yī xíng.
立向尊前一行。
xiǎo dǎ dēng gōu pà zhòng, jǐn chán xiù dài yóu zhǎng.
小打登鉤怕重,盡纏繡帶由長。
jiāo chūn yīng shé qiǎo rú huáng.
嬌春鶯舌巧如簧。
fēi zài sì tiáo xián shàng.
飛在四條弦上。
“飛在四條弦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