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彩衣長勝未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蜀彩衣長勝未起”全詩
拂菱花如水。
學妝皆道稱時宜,粉色有、天然春意。
蜀彩衣長勝未起。
縱亂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
問東風何似。
不須回扇障清歌,唇一點、小于珠子。
正是殘英和月墜。
寄此情千里。
分類: 師師令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師師令(中呂宮)》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師師令(中呂宮)》是宋代張先所作。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香鈿寶珥。
拂菱花如水。
學妝皆道稱時宜,粉色有、天然春意。
蜀彩衣長勝未起。
縱亂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
問東風何似。
不須回扇障清歌,唇一點、小于珠子。
正是殘英和月墜。
寄此情千里。
詩意:
這首詩以形容妝容為主題,描繪了女子妝飾的細節。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粉黛的妝容,以及妝容所帶來的春天的氣息。詩中還融入了對蜀地彩衣的贊美,以及都城的繁華景象。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將心意隨詩傳遞給遠方的人。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婉約的語言描繪了女子的妝容,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女子妝容的美麗和嫵媚。香鈿和寶珥是用來裝飾發髻的首飾,表達了女子的妝容精致而華麗。拂菱花如水,形容花瓣輕柔如水,與女子妝容的婉約相呼應。學妝皆道稱時宜,指女子們學習化妝,都追求合時宜的裝扮。粉色有天然春意,以粉色來表現春天的氛圍,將女子的妝容與自然景色相融合。
蜀彩衣長勝未起,贊美了蜀地的彩色衣裳,認為其美麗勝過其他地方。縱亂云垂地,形容蜀地云霧飄渺的景象。都城池苑夸桃李,形容都城的城池和園林景觀,夸耀著桃李等花卉的美麗。問東風何似,表達了對東風的好奇,東風常被視為春天的象征。
不須回扇障清歌,唇一點小于珠子,表達了女子妝容的精致和細膩。殘英和月墜,意味著花朵的殘落和月亮的西沉,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離別的情感。寄此情千里,通過詩作將自己的思念之情傳遞給遠方的人。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意境構建,表現了女子妝容的美麗和婉約之感,同時融入了對自然景色和遠方的思念之情,展現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感傷離別的情感。
“蜀彩衣長勝未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shī lìng zhōng lǚ gōng
師師令(中呂宮)
xiāng diàn bǎo ěr.
香鈿寶珥。
fú líng huā rú shuǐ.
拂菱花如水。
xué zhuāng jiē dào chēng shí yí, fěn sè yǒu tiān rán chūn yì.
學妝皆道稱時宜,粉色有、天然春意。
shǔ cǎi yī zhǎng shèng wèi qǐ.
蜀彩衣長勝未起。
zòng luàn yún chuí dì.
縱亂云垂地。
dū chéng chí yuàn kuā táo lǐ.
都城池苑夸桃李。
wèn dōng fēng hé sì.
問東風何似。
bù xū huí shàn zhàng qīng gē, chún yì diǎn xiǎo yú zhū zi.
不須回扇障清歌,唇一點、小于珠子。
zhèng shì cán yīng hé yuè zhuì.
正是殘英和月墜。
jì cǐ qíng qiān lǐ.
寄此情千里。
“蜀彩衣長勝未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