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吳姬難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后吳姬難見”全詩
盡帶江南春色、過長淮。
一曲艷歌留別,翠蟬搖釵。
此后吳姬難見、且徘徊。
分類: 定西番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定西番(高平調)》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定西番(高平調)》
年少登瀛詞客,
飄逸氣,拂晴霓。
盡帶江南春色,
過長淮。
一曲艷歌留別,
翠蟬搖釵。
此后吳姬難見,
且徘徊。
中文譯文:
年輕時登上瀛洲的詞客,
飄逸的氣息,拂過晴朗的霞光。
帶著江南的春色,
穿越長江、淮河。
一曲艷歌留下離別的音符,
翠綠的蟬在搖動著頭上的釵飾。
從此以后難再見到吳姬的身影,
只能徘徊思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年輕的詞人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家鄉江南,來到陌生的地方,定西番。詩人以年少登上瀛洲的詞客形象出現,展現了他的才華和飄逸的氣質。他帶著江南的春色,穿越長江、淮河,來到定西番。
詩中的一曲艷歌表達了離別的情緒,離別的音符回蕩在詩人的心頭。翠蟬搖動著頭上的釵飾,似乎也在訴說著別離的痛苦。從此以后,詩人難再見到吳姬的身影,只能徘徊思念。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慨和思念之情。描繪了詩人年少時代的飄逸和才情,以及在離別后的心境。通過對江南春色和艷歌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故鄉的眷戀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詞意境凄涼,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過去時光的懷念,以及對無法再見到心中所愛之人的遺憾和痛苦。
“此后吳姬難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ìng xī fān gāo píng diào
定西番(高平調)
nián shào dēng yíng cí kè, piāo yì qì, fú qíng ní.
年少登瀛詞客,飄逸氣,拂晴霓。
jǐn dài jiāng nán chūn sè guò cháng huái.
盡帶江南春色、過長淮。
yī qǔ yàn gē liú bié, cuì chán yáo chāi.
一曲艷歌留別,翠蟬搖釵。
cǐ hòu wú jī nán jiàn qiě pái huái.
此后吳姬難見、且徘徊。
“此后吳姬難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