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幾日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問幾日上”全詩
芳菲滿眼。
春工偏上好花多,疑不向、空枝暖。
惜恐紅云易散。
叢叢乍遍。
當時猶有蕊如梅,問幾日上、東風綻。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玉聯環(般涉調)》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玉聯環(般涉調)》是宋代張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園已恨歸來晚。
芳菲滿眼。
春工偏上好花多,
疑不向、空枝暖。
惜恐紅云易散。
叢叢乍遍。
當時猶有蕊如梅,
問幾日上、東風綻。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南園游覽時感到遺憾,因為他回來得太晚了,錯過了最美的景色。作者眼中滿是盛開的花朵,春天的力量使它們開得格外茂盛,但令人懷疑的是,這些花朵是否真的會在空枝上溫暖地綻放。作者為這些美麗的花朵擔心,擔心它們如同紅云一樣會很快散去。盡管如此,作者仍然回想起過去,記得曾經有花蕊像梅花一樣美麗,他好奇地問,還需幾天東風吹來,讓這些花朵再次綻放。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南園花景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以花朵為象征,抒發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短暫美好的珍惜之情。作者通過對花朵的形容和情感的投射,傳達了人生短暫、美好易逝的主題,以及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花朵的生命力和美麗,通過對花朵的擔憂和期待,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希望。這首詩詞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和情感表達,給人以深深的觸動,展現了詩人的才華和對美的獨特感悟。
“問幾日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lián huán bān shè diào
玉聯環(般涉調)
nán yuán yǐ hèn guī lái wǎn.
南園已恨歸來晚。
fāng fēi mǎn yǎn.
芳菲滿眼。
chūn gōng piān shàng hǎo huā duō, yí bù xiàng kōng zhī nuǎn.
春工偏上好花多,疑不向、空枝暖。
xī kǒng hóng yún yì sàn.
惜恐紅云易散。
cóng cóng zhà biàn.
叢叢乍遍。
dāng shí yóu yǒu ruǐ rú méi, wèn jǐ rì shàng dōng fēng zhàn.
當時猶有蕊如梅,問幾日上、東風綻。
“問幾日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