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短寒夜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短寒夜長”全詩
臨鏡無人為整妝,但自學、孤鸞照。
樓臺紅樹杪。
風月依前好。
江水東流郎在西,問尺素、何由到。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卜算子(般涉調)》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卜算子(般涉調)》是宋代詩人張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夢短寒夜長,
Dreams are short, but cold nights are long,
坐待清霜曉。
I sit and wait for the clear frost of dawn.
臨鏡無人為整妝,
Before the mirror, no one is there to dress up,
但自學、孤鸞照。
But by self-study, the lonely phoenix reflects.
樓臺紅樹杪。
The red trees reach the top of the tower.
風月依前好。
The wind and moon are as pleasant as before.
江水東流郎在西,
The river water flows eastward while my beloved is in the west,
問尺素、何由到。
I ask the plain white silk, how can it reach him?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寒夜中孤獨的女子的心境,表達了她思念遠方的愛人的情感。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詩中女子的孤獨和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描述了夢境短暫而寒夜漫長的對比。這句表達了女子在寒夜中獨自等待黎明的心情,夢境轉瞬即逝,而等待愛人的時光卻仿佛無窮無盡。
接著,詩人描述了女子獨自對鏡整妝的情景。然而,鏡中只有她自己的孤影,沒有他人的陪伴。這句表達了女子的孤獨和寂寞,她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來美化自己。
然后,詩人描繪了樓臺上紅色的樹木,展現了美麗的風景。風和月亮仍舊像往常一樣美好。這句描繪了自然景色的變化和恒久不變的美麗,與女子內心的孤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詩人以江水東流的景象暗示了愛人與女子相隔的遙遠距離。女子向素色的細布尺詢問,希望它能傳達她的思念之情。這句表達了女子對遠方愛人的思念和盼望,同時也借此表達了她對愛情的渴望和無奈。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女子在孤獨中思念愛人的心情。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女子內心的刻畫,展示了愛情的無常和思念的深切。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具有普遍的共鳴,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產生共鳴。
“夢短寒夜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ǔ suàn zǐ bān shè diào
卜算子(般涉調)
mèng duǎn hán yè zhǎng, zuò dài qīng shuāng xiǎo.
夢短寒夜長,坐待清霜曉。
lín jìng wú rén wéi zhěng zhuāng, dàn zì xué gū luán zhào.
臨鏡無人為整妝,但自學、孤鸞照。
lóu tái hóng shù miǎo.
樓臺紅樹杪。
fēng yuè yī qián hǎo.
風月依前好。
jiāng shuǐ dōng liú láng zài xī, wèn chǐ sù hé yóu dào.
江水東流郎在西,問尺素、何由到。
“夢短寒夜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