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鞘電過曉闈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鳴鞘電過曉闈靜”全詩
斂龍旂風定。
鳳樓遠出霏煙,聞笑語、中天迥。
清光近。
歡聲竟。
鴛鴦集、仙花斗影。
更聞席曲瑤山,升瑞日、春宮永。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雙韻子(般涉調)》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雙韻子(般涉調)》
朝代:宋代
作者:張先
鳴鞘電過曉闈靜。
斂龍旂風定。
鳳樓遠出霏煙,
聞笑語、中天迥。
清光近。歡聲竟。
鴛鴦集、仙花斗影。
更聞席曲瑤山,
升瑞日、春宮永。
中文譯文:
劍鞘發出聲音,電光瞬間穿過黎明時分的宮闈靜寂。
將龍旗收斂,風也停息。
鳳樓遙遠,飄散著淡淡的煙霧,
聽見歡笑聲,仿佛來自天空中。
清晨的光芒接近,歡聲漸絕。
鴛鴦在一起,仙花舞動著影子。
還能聽到瑤山上的樂曲聲,
升起吉祥的太陽,春宮永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嫻熟的技巧描繪了一個宏偉壯麗的場景,展示了宋代宮廷生活的豪華和喜慶。詩中通過描寫早晨的宮闈,以及鳳樓、笑語和歡聲,表達了繁榮昌盛的氣氛。
詩的開頭描述了一種寧靜的氛圍,劍鞘鳴動、電光閃過,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神秘感的世界。接著,詩人用鳳樓、煙霧和歡笑聲來描繪宮廷的繁榮景象,給人一種遠離塵囂的感覺。詩中的清光、歡聲和鴛鴦,都是象征著吉祥和幸福的元素,給人以溫馨愉悅之感。
最后兩句表達了春宮永恒的美好景象,瑤山上的曲樂聲和升起的吉祥太陽,象征著富饒和繁榮的未來。整首詩以其華麗的描寫和細膩的情感,展現了宋代宮廷的繁榮景象,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象征意象,展示了宋代宮廷生活的繁榮和喜慶,向讀者展示了一個美好而充滿希望的場景。
“鳴鞘電過曉闈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yùn zi bān shè diào
雙韻子(般涉調)
míng qiào diàn guò xiǎo wéi jìng.
鳴鞘電過曉闈靜。
liǎn lóng qí fēng dìng.
斂龍旂風定。
fèng lóu yuǎn chū fēi yān, wén xiào yǔ zhōng tiān jiǒng.
鳳樓遠出霏煙,聞笑語、中天迥。
qīng guāng jìn.
清光近。
huān shēng jìng.
歡聲竟。
yuān yāng jí xiān huā dòu yǐng.
鴛鴦集、仙花斗影。
gèng wén xí qū yáo shān, shēng ruì rì chūn gōng yǒng.
更聞席曲瑤山,升瑞日、春宮永。
“鳴鞘電過曉闈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