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上屐痕無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苔上屐痕無數”全詩
來夜半、天明去。
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何處。
遠雞棲燕,落星沈月,紞紞城頭鼓。
參差漸辨西池樹。
珠閣斜開戶。
綠苔深徑少人行,苔上屐痕無數。
余香遺粉,剩衾閑枕,天把多情付。
分類: 御街行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御街行(般涉調)》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御街行(般涉調)》是宋代張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夭非花艷輕非霧。
來夜半、天明去。
來如春夢不多時,
去似朝云何處。
遠雞棲燕,落星沉月,
紞紞城頭鼓。
參差漸辨西池樹。
珠閣斜開戶。
綠苔深徑少人行,
苔上屐痕無數。
余香遺粉,剩衾閑枕,
天把多情付。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御街的景象。詩人在夜半來到御街,天亮時離開。來時像是春夢一般短暫,離去則像是朝云般不知去向。在御街上,遠處的雞聲和燕子棲息的聲音傳來,落下的星星和沉下的月亮也點綴著城頭的鼓聲。隨著視線漸漸清晰,西池的樹逐漸顯現出來,珠閣的窗戶斜開。綠苔覆蓋的小徑上很少有人行走,但上面卻有無數屐鞋的痕跡。詩人感受到御街上余香和遺留的粉末,剩下的衾被和閑置的枕頭,仿佛天空將多情的心事托付給了這個地方。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御街的景象,通過獨特的意象和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的感慨和心境。詩人運用夜半來、天明去的時間段,營造出一種短暫而流轉的氛圍,突出了來去之間的轉瞬即逝。通過對聲音和視覺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御街的生動場景,增強了整首詩詞的藝術感染力。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御街余香、遺粉以及閑置物品的感慨,將情感與景物巧妙地結合起來,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整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作者的情感,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御街的獨特魅力,具有一定的意境和審美價值。
“苔上屐痕無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jiē xíng bān shè diào
御街行(般涉調)
yāo fēi huā yàn qīng fēi wù.
夭非花艷輕非霧。
lái yè bàn tiān míng qù.
來夜半、天明去。
lái rú chūn mèng bù duō shí, qù shì zhāo yún hé chǔ.
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何處。
yuǎn jī qī yàn, luò xīng shěn yuè, dǎn dǎn chéng tóu gǔ.
遠雞棲燕,落星沈月,紞紞城頭鼓。
cēn cī jiàn biàn xī chí shù.
參差漸辨西池樹。
zhū gé xié kāi hù.
珠閣斜開戶。
lǜ tái shēn jìng shǎo rén xíng, tái shàng jī hén wú shù.
綠苔深徑少人行,苔上屐痕無數。
yú xiāng yí fěn, shèng qīn xián zhěn, tiān bǎ duō qíng fù.
余香遺粉,剩衾閑枕,天把多情付。
“苔上屐痕無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