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片片飛風弄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片片飛風弄蝶”全詩
花片片飛風弄蝶,柳陰陰下水平橋,日長才過又今宵。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浣溪沙·樓倚春江百尺高翻譯及注釋
翻譯
這個日日思念丈夫的婦女正在百尺高樓之上展望。她抱著多么大的希望啊。江上水氣彌漫,船只在霧氣中航行,遠處看不清楚。她看著它們慢慢地駛近自己。她仔細地辨認,但都不是她所盼望的那一只。失望之余,她埋怨起他來,覺得他不如江潮有信。她和她的丈夫可能曾約定開春相見,誰知轉瞬之間已到暮春。也可能別離時間太長,經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天,眼前新的春天又快過去了,她怎么不苦惱呢。當看到風吹花瓣象蝶舞,柳絲下垂似與橋面相平。這個婦女觸景生情感到悲傷。漫長的白天好容易才度過去,卻又迎來了寂寞難耐的夜晚。
注釋
⑴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
⑵倚:表示樓的位置。
⑶煙中還未見歸橈:“煙”,在這里指江霧之類的水氣。“橈[ráo]”,劃船的槳,這里代指船。
⑷期信:遵守預先約定的時日。
浣溪沙·樓倚春江百尺高翻譯及注釋二
翻譯
一座百尺高樓倚江矗立著,有位思婦正在樓上憑欄遠眺。只見春江之上彌漫著淡淡的霧氣,點點白帆像穿梭一樣往來不絕,但是怎么也見不到丈夫的座船歸來,她感到無比失望和傷心。她的丈夫還不如江潮守信用,春潮漲落均有定期,而他竟逾期不歸,令人氣憤啊!
片片落花隨風飄舞,好像一群彩蝶相戲一般,說明又是一年過去;在柳陰之下,雨后春波已漲到與兩岸齊平,而丈夫卻不知抓緊時間趁潮早歸,可見他不懂妻子日夜思念的痛苦。一個白天剛剛挨過去,跟著而來的就是一個凄涼之夜開始,日復一日,真是度日如年呢!
注釋
⑴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雙調四十二字,平韻。南唐李煜有仄韻之作。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于上口。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⑵倚:表示樓的位置。春江:春天的江。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⑶煙:在這里指江霧之類的水氣。歸橈(ráo):猶歸舟。橈,即劃船的槳,古詩詞中常代指船。唐戴叔倫《戲留顧十一明府》詩:“未可動歸橈,前程風浪急。”
⑷期信:遵守預先約定的時間。后蜀顧夐《荷葉杯》詞:“一去又乖期信,春盡。滿院長莓苔,手挼裙帶獨徘徊。”
⑸弄:戲弄,這里指相戲。
⑹陰陰:形容柳陰幽暗的樣子。
⑺今宵:今夜。南朝陳徐陵《走筆戲書應令》詩:“今宵花燭淚,非是夜迎人。”
浣溪沙·樓倚春江百尺高賞析二
此詞是一首以閨中人思念遠人的口吻創作的閨怨詞。詞寫丈夫遠出,逾期未歸,妻子在家望眼欲穿。上片敘事言情,下片因景及情。此詞雖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題材,意境卻與眾不同;結構上“無大起落”,卻層次分明,在平易曉暢之中顯現出濃郁蘊藉的情思,豐腴雋永的韻致,“味極雋永”。全詞語言工巧,情感表現得細膩而又生動,含蓄而又深沉。
上片敘事言情,寫出女主人望遠盼歸時望眼欲穿的心中之怨。“樓倚春江百尺高,煙中還未見歸橈。”起首兩句寫閨婦登高樓憑曲闌,思親懷遠凝目看,江上水霧彌漫,白帆點點,由遠而近,卻始終不見她所盼的那只歸夫船。看似平直,慢慢體味,頗多婉曲。“樓倚春江”一方面交待了百尺高樓臨江而建;且因樓、江及人,把樓上憑欄人與春江中的“歸橈”聯系起來;二是以“春江”之浩瀚溶滿襯托倚樓人之孤單冷寂。“春江”及下片又寫到的繁花飛落,柳樹成蔭等,交待出時間是暮春——惜春之情甚也!“百尺高”與“還未見”相呼應,傳寫出思婦從低到高,拾級而上,登高騁望,傷高懷遠的急切情態與望而不見,思而不得的苦惱和哀怨。一個“倚”字,就指示了位置。“煙中”二字乃點染之筆,它一是春江景象的具體、形象的描繪,二是以這迷蒙的春江景象巧妙地烘托思婦的傷高懷遠、惆悵哀怨的情懷。“幾時期信似江潮?”失望之余,她埋怨起那遠行未歸的人來了:你還不如江潮有信,什么時候你也能如江潮那樣如期如約?緊承前面,從敘事言情轉而直抒胸臆。此句既扣上“春江”,即景取喻,又暗用唐代李益的樂府詩《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的詩意。詰問之語,進一步刻畫思婦的心理活動,寫出失望尚未絕望思婦癡情、幽怨與期待的復雜心理。在對遠行人的埋怨聲中,似乎也隱隱含著“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的自哀自怨。
下片因景及情,以景物襯托出女主人公度日如年的痛苦心情。“花片片飛風弄蝶,柳陰陰下水平橋。”過片兩句寫暮春的對偶句是思婦望中的眼前之景:落花在風中片片飛舞,蝴蝶在飛紅中翩翩相戲;溪邊細柳蔭濃濃,柔條拂水淥溶溶,雨后新波漲滿春江,江水與橋平——春去也。“水平橋”與上片的“春江”“江潮”前后呼應,結構嚴謹。“弄”“平”兩個動詞用得極妙,用擬人手法把景物寫活了。在思婦眼前,庭院池塘,小橋流水,春風楊柳,飛花舞蝶,自然界充滿生機,和諧愜意。然而在這一美景前,孑然獨處的她,觸景傷情,反而增添了無窮的哀怨。看飛花舞蝶親昵作態,嘆人不如物之感生,見楊柳青青之色,則想起曾與丈夫分手時春日重聚的約定,春將去,人不見,引起無限的怨情,真有“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之感!“日長才過又今宵。”日復一日地登高凝望,又到斜陽西下暮色昏暝時,主人公不由得發出一聲壓抑已久的喟然長嘆:漫長的白天剛剛挨過去,寂寞難耐的夜晚又將開始——登高望春春將去,高樓望遠遠念情。人未歸,怨難平。結句的一聲喟嘆,把女子度日如年的離別之苦寫得含蓄而又深沉。
浣溪沙·樓倚春江百尺高鑒賞
這首《浣溪沙》為閨怨詞。起首一句,寫閨婦登高遠望。樓高百尺,臨江而立,故用一個“倚”字,指示位置。這位思婦正憑欄眺望,盡管她思念心切,但江上還不見丈夫乘船而歸。“煙中還未見歸橈”之“煙”,指江上的水氣。
橈即劃船的槳,古詩詞中常代指船。江上水氣彌漫,白帆片片,由遠而近駛來,她努力辨認,但都不是她所盼的那只歸舟。失望之余,她埋怨起那遠行之人來了,覺得他還不如江潮有信。古人謂潮漲潮落是有定期的,故李益樂府詩《江南曲》說:“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可與此句互證。丈夫沒有如約歸家,她雖說不出悔不“嫁與弄潮兒”的潑辣言語,但“幾時期信似江潮”七個字卻表現了她幽怨與期待的復雜心理。
過片兩句以景傳情,仍然表現那個婦女的思念之情。依然是其望中之景,但季節的變化,更強化了她的殷切思念。她和丈夫分手時可能曾約定春日重聚,誰知春天又一次來了,卻不見人影。“花片片飛風弄蝶,柳陰陰下水平橋”,是寫暮春的對偶句,上句寫春歸,不用平直之筆,而極寫花落之狀,形容它們風中飛舞,象蝴蝶相戲似的。“弄”,戲弄,指相戲。下一句的“陰陰”,形容柳蔭幽暗的樣子,和初春柳芽初吐遠望如煙的景色不同。整句說綠柳蔭濃,長條拂水,雨后新波與橋面相平。這景象使閨婦發出“日長才過又今宵”這樣一聲壓抑已久的喟然長嘆,是說漫長的白晝好容易才挨過去,卻又迎來了寂寞難耐的夜晚,至此,把女子度日如年的離別之苦寫得含蓄而又深沉。此詞善于捕捉意象,創造意境,表現“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的情境,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浣溪沙·樓倚春江百尺高創作背景
此詞為作者以閨中人思念遠人的口吻創作的閨怨詞,從詞中內容看,故事發生在暮春時節。其具體創作年份未詳。“花片片飛風弄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lóu yǐ chūn jiāng bǎi chǐ gāo, yān zhōng hái wèi jiàn guī ráo, jǐ shí qī xìn shì jiāng cháo?
樓倚春江百尺高,煙中還未見歸橈,幾時期信似江潮?
huā piàn piàn fēi fēng nòng dié, liǔ yīn yīn xià shuǐ píng qiáo, rì cháng cái guò yòu jīn xiāo.
花片片飛風弄蝶,柳陰陰下水平橋,日長才過又今宵。
“花片片飛風弄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