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余裙帶綠雙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舞余裙帶綠雙垂”全詩
風里絲簧聲韻咽。
舞余裙帶綠雙垂,酒入香腮紅一抹。
杯深不覺琉璃滑。
貪看六么花十八。
明朝車馬各西東,惆悵畫橋風與月。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玉樓春》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玉樓春》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描繪西湖的美景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流逝歲月的惆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玉樓春》
西湖南北煙波闊,
風里絲簧聲韻咽。
舞余裙帶綠雙垂,
酒入香腮紅一抹。
杯深不覺琉璃滑,
貪看六么花十八。
明朝車馬各西東,
惆悵畫橋風與月。
詩詞中,作者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勾勒出西湖南北廣闊的水波景色。微風吹過,絲簧弦聲隱約傳來,給人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感受。詩中描寫了舞女舞蹈時綠色的裙帶隨舞飄蕩的景象,以及喝酒后紅潤的腮頰。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舞會的現場,感受到了那種熱鬧和歡愉的氛圍。
接下來,詩詞轉折出現了對美景的沉思。作者用“杯深不覺琉璃滑”形容喝酒的醉意,意味著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中已經沉迷其中。他貪戀花魁的美麗,盼望能夠再次欣賞到六么花十八的美景。然而,明天一到,車馬即將各奔西東,美好的時光也將過去。最后兩句“惆悵畫橋風與月”,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美景離去的惋惜之情。畫橋、風和月象征著美好的回憶和溫馨的時光,在離別之際,使人不禁感到無限的惆悵。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西湖美景和流連其中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光陰易逝的感慨。通過獨特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情感與思緒,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于生命短暫和珍惜時光的思考。
“舞余裙帶綠雙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lóu chūn
玉樓春
xī hú nán běi yān bō kuò.
西湖南北煙波闊。
fēng lǐ sī huáng shēng yùn yàn.
風里絲簧聲韻咽。
wǔ yú qún dài lǜ shuāng chuí, jiǔ rù xiāng sāi hóng yī mǒ.
舞余裙帶綠雙垂,酒入香腮紅一抹。
bēi shēn bù jué liú lí huá.
杯深不覺琉璃滑。
tān kàn liù me huā shí bā.
貪看六么花十八。
míng cháo chē mǎ gè xī dōng, chóu chàng huà qiáo fēng yǔ yuè.
明朝車馬各西東,惆悵畫橋風與月。
“舞余裙帶綠雙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