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便不來來便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去便不來來便去”全詩
望斷云山多少路。
闌干倚遍使人愁,又是天涯初日暮。
輕無管系狂無數。
水畔花飛風里絮。
算伊渾似薄情郎,去便不來來便去。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玉樓春》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玉樓春》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湖邊柳樹外高樓的景象,表達了人們對離別和時光流逝的思念和愁緒。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玉樓春》
湖邊柳外樓高處,
望斷云山多少路。
闌干倚遍使人愁,
又是天涯初日暮。
輕無管系狂無數,
水畔花飛風里絮。
算伊渾似薄情郎,
去便不來來便去。
詩詞中描述了一個樓閣位于湖邊柳樹之外的高處。詩人望著遠處的云山,不禁感嘆其中的曲折和無數的道路。樓閣的闌干上,倚著的人無不因此而感到愁緒縈繞,而天涯的邊際剛剛開始暮色降臨。
詩中的描寫通過細膩的筆觸表達了人們的離愁別緒。樓閣的闌干倚遍,意味著無數人在此處倚望離別的人。這種場景讓人感到無盡的愁緒。天涯初日暮,暗示時間的流逝和別離的不可避免。人們對于離別和時光流逝的感傷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表達。
接下來的幾句詩中,描寫了水畔花飛的景象。這里的花瓣隨風飄舞,像是紛紛飛落的絮,增添了一種凄美的意境。詩人以此來映襯出主題,將人們對離別的思念與自然景觀相結合,更加突出了別離之情。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將自己的感受與一個薄情郎相對比。這個薄情郎似乎和詩人有著相似的處境和心境。他來了又去,去了又來,似乎對于離別和歸來都沒有太多的留戀和牽掛。這種對比使得詩人的離愁別緒更加顯得鮮明。
《玉樓春》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意境,表達了人們對于離別和時光流逝的思念之情。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和人物對比的手法,詩人成功地創造了一幅凄美而動人的畫面,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被帶入了詩人的內心世界。
“去便不來來便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lóu chūn
玉樓春
hú biān liǔ wài lóu gāo chù.
湖邊柳外樓高處。
wàng duàn yún shān duō shǎo lù.
望斷云山多少路。
lán gān yǐ biàn shǐ rén chóu, yòu shì tiān yá chū rì mù.
闌干倚遍使人愁,又是天涯初日暮。
qīng wú guǎn xì kuáng wú shù.
輕無管系狂無數。
shuǐ pàn huā fēi fēng lǐ xù.
水畔花飛風里絮。
suàn yī hún sì bó qíng láng, qù biàn bù lái lái biàn qù.
算伊渾似薄情郎,去便不來來便去。
“去便不來來便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