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花開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六花開盡”全詩
人起繡簾開。
春叢一夜,六花開盡,不待剪刀催。
洛陽城闕中天起,高下遍樓臺。
絮亂風輕,拂鞍沾袖,歸路似章街。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少年游》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少年游》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玉壺冰瑩獸爐灰。
人起繡簾開。
春叢一夜,六花開盡,不待剪刀催。
洛陽城闕中天起,高下遍樓臺。
絮亂風輕,拂鞍沾袖,歸路似章街。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少年的游歷場景。詩人以生動的意象表達了春天的景象和旅途中的情景。詩中的玉壺冰瑩和獸爐灰象征著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春天的氣息彌漫。當人們起床時,紅色的繡簾被拉開,迎接清晨的陽光。一夜之間,春天的花朵盛開得如此迅速,宛如不需要剪刀的催促。洛陽城的城墻和闕樓在天空中聳立,樓臺高低錯落,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風吹起飛舞的柳絮,輕輕拂過馬鞍,沾濕了袖子,回程的路途就像是長長的章街一樣。
賞析:
《少年游》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春天的美景和旅行的情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玉壺冰瑩、獸爐灰、繡簾、春花等,讓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的生機和自然的變化。詩人以洛陽城為背景,描繪了城市的壯麗景色,同時又通過風吹柳絮的描寫,表達了旅行者歸程的淡淡憂傷和離別的情感。
整首詩以簡短的句子和自然的描寫方式展示了歐陽修獨特的寫作風格。他善于用幾個簡潔的意象勾勒出豐富的景象和情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景色和旅行情景的描繪,以及對人情離別的暗示,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待,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感慨。
“六花開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nián yóu
少年游
yù hú bīng yíng shòu lú huī.
玉壺冰瑩獸爐灰。
rén qǐ xiù lián kāi.
人起繡簾開。
chūn cóng yī yè, liù huā kāi jǐn, bù dài jiǎn dāo cuī.
春叢一夜,六花開盡,不待剪刀催。
luò yáng chéng què zhōng tiān qǐ, gāo xià biàn lóu tái.
洛陽城闕中天起,高下遍樓臺。
xù luàn fēng qīng, fú ān zhān xiù, guī lù shì zhāng jiē.
絮亂風輕,拂鞍沾袖,歸路似章街。
“六花開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