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不解怨王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多情不解怨王孫”全詩
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余薰。
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分類: 少年游
作者簡介(杜安世)

杜安世,生卒不詳,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字壽域,(一作名壽 ,字安世)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一載《杜壽域詞》一卷,謂“京兆杜安世撰,未詳其人,詞亦不工”;列于張先后、歐陽修前。黃升《花庵詞選》云:字安世,名壽域。有陸貽典校本《杜壽域詞》。與《四庫總目提要》卷200,謂其詞“往往失之淺俗,字句尤多湊泊”。慢詞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庫總目》傳于世。有《壽域詞》一卷。
《少年游》杜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少年游》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杜安世。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小樓回到燕子歸的時候已經黃昏。
孤寂地將高門鎖上。
輕風細雨,可惜花開的天氣,接連過了春分。
畫堂里一片冷清,初次點燃了紅色的蠟燭,羅帳掩住殘留的香氣。
多情卻不明白王孫的怨恨,甘愿作為微薄的幸福,一直追隨君王。
詩意:
《少年游》描繪了一個少年在黃昏時分回到小樓,寂寞地將高門關上的情景。詩中描述了輕風細雨下的花開時節,但作者對此感到惋惜。畫堂里沒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于是點燃了一支紅色蠟燭,羅帳遮住了余香。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王孫的怨恨不解的多情之情,甘愿作為微薄的幸福,一直追隨君王。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少年回到小樓的情景為線索,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把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命運的無奈。詩中的小樓和高門象征著階級和地位的差異,而孤寂的情景則凸顯了少年的無奈和寂寞。作者通過描述輕風細雨下的花開時節,抒發了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惋惜之情,暗示了少年無法享受到這美好時光的遺憾。畫堂無緒和初燃絳蠟的描寫,增添了一種冷清和凄涼的氛圍,與整首詩的主題相呼應。
詩人對王孫的怨恨不解和任薄幸的態度,表達了對于命運的無奈和對現實的認同。詩中的王孫可以理解為高高在上的權貴階層,而詩人則是作為普通人,甘愿追隨君王,接受微薄的幸福。這種態度既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無奈和妥協,也折射出宋代社會的階級固化和權力的不平等。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想,描繪了一個少年的寂寞和無奈,以及對現實的苦澀認知。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詩意更加深遠和豐富,給人以沉思和思考的空間。
“多情不解怨王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nián yóu
少年游
xiǎo lóu guī yàn yòu huáng hūn.
小樓歸燕又黃昏。
jì mò suǒ gāo mén.
寂寞鎖高門。
qīng fēng xì yǔ, xī huā tiān qì, xiāng cì guò chūn fēn.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huà táng wú xù, chū rán jiàng là, luó zhàng yǎn yú xūn.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余薰。
duō qíng bù jiě yuàn wáng sūn, rèn bó xìng yī cóng jūn.
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多情不解怨王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