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見詠詩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見詠詩人”全詩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頭王建在,猶見詠詩人。
學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載不干身。
酒筵歌席莫辭頻。
爭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臨江仙》晏幾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是一首宋代晏幾道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野亡來無麗句,
于君去后少交親。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頭王建在,
猶見詠詩人。
學道深山空自老,
留名千載不干身。
酒筵歌席莫辭頻。
爭如南陌上,
占取一年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晏幾道對往事的追思和自省,以及對時間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詩人在東野失去了創作靈感,無法寫出美麗的詩句,而且朋友們也隨著離去,交情變少。他沾濕了巾帕,留戀著回憶。然而,王建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仍然在,他依然能看到熱愛詩歌的人。晏幾道認為學習修道的人,雖然深居山中,但他們自己變老了卻沒有真正影響到后世,他們的名字千年來一直存在。晏幾道表示,宴會上的酒宴和歌唱不能頻繁辭別,但它們不能與在南陌上占據整個春天的詩歌相提并論。
賞析:
《臨江仙》表現出晏幾道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和對詩歌的熱愛。詩人在詩中透露出對自己創作能力的困惑和失落,同時也對友誼的疏遠感到遺憾。他追憶往事,用濕巾來象征他對過去的留戀和感動。對于王建這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他是詩人們的見證者,他能夠看到那些熱愛詩歌的人。晏幾道通過對學道者的描繪,強調了修道者對后世的影響力和他們的精神價值。最后,晏幾道呼吁不要輕易放棄歡樂的宴會和娛樂,但他認為詩歌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它能夠占據整個春天,傳遞美好和永恒的意義。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同時通過對時間、友誼和詩歌的思考,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詩歌的永恒價值。
“猶見詠詩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臨江仙
dōng yě wáng lái wú lì jù, yú jūn qù hòu shǎo jiāo qīn.
東野亡來無麗句,于君去后少交親。
zhuī sī wǎng shì hǎo zhān jīn.
追思往事好沾巾。
bái tóu wáng jiàn zài, yóu jiàn yǒng shī rén.
白頭王建在,猶見詠詩人。
xué dào shēn shān kōng zì lǎo, liú míng qiān zǎi bù gàn shēn.
學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載不干身。
jiǔ yán gē xí mò cí pín.
酒筵歌席莫辭頻。
zhēng rú nán mò shàng, zhàn qǔ yī nián chūn.
爭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猶見詠詩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