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前憑暖闌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依前憑暖闌干”全詩
宋玉墻東路。
草草幽歡能幾度。
便有系人心處。
碧天秋月無端。
別來長照關山。
一點懨懨誰會,依前憑暖闌干。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清平樂》晏幾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是晏幾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鶯來燕去。宋玉墻東路。
草草幽歡能幾度。便有系人心處。
碧天秋月無端。別來長照關山。
一點懨懨誰會,依前憑暖闌干。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時光和人事的懷念之情。鶯鳥來了,燕子又走了,象征著季節的更迭和光陰的流逝。宋代的玉墻東路是一個具體的地點,它代表著過去的時光和往事。作者感慨時間過得太快,草草的歡樂只能有幾次。然而,這些歡樂的回憶卻牽動著人們的心靈,時常讓人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時光。
秋天的藍天和明亮的月亮都是無邊無際的,它們無論何時都在那里。長久以來,它們一直照耀著山關。然而,這些美景已經變得懨懨無力,誰還會注意到它們的存在呢?作者依然倚在溫暖的門框上,默默回憶著過去。
賞析:
《清平樂》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過去美好時光的思念之情。鶯鳥和燕子的來去象征著季節的更替,同時也暗示著人事的變遷。作者對于歡樂的經歷感到悲嘆,它們來得匆忙,離得也匆忙。然而,這些短暫的歡樂卻牽動著人們的心靈,使人們時常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時光。
詩中的碧天秋月和長照關山形容了宏偉壯麗的自然景觀,它們代表著永恒和不變。然而,這些美景已經變得黯淡無光,不再引起人們的關注。詩人依然依靠著溫暖的門框,回憶著過去的時光,表達了對流逝的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展示了晏幾道對于時光流逝和美好回憶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個人情感的描繪,傳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思念之情,引發讀者對時間的反思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
“依前憑暖闌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樂
yīng lái yàn qù.
鶯來燕去。
sòng yù qiáng dōng lù.
宋玉墻東路。
cǎo cǎo yōu huān néng jǐ dù.
草草幽歡能幾度。
biàn yǒu xì rén xīn chù.
便有系人心處。
bì tiān qiū yuè wú duān.
碧天秋月無端。
bié lái zhǎng zhào guān shān.
別來長照關山。
yì diǎn yān yān shuí huì, yī qián píng nuǎn lán gān.
一點懨懨誰會,依前憑暖闌干。
“依前憑暖闌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仄韻) 去聲十五翰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