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橈共說江頭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停橈共說江頭路”全詩
暗隨蘋末曉風來,直待柳梢斜月去。
停橈共說江頭路。
臨水樓臺蘇小住。
細思巫峽夢回時,不減秦源腸斷處。
作者簡介(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玉樓春》晏幾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玉樓春》是宋代文學家晏幾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玉樓春》
采蓮時候慵歌舞,
永日閑從花里度。
暗隨蘋末曉風來,
直待柳梢斜月去。
停橈共說江頭路,
臨水樓臺蘇小住。
細思巫峽夢回時,
不減秦源腸斷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而寧靜的采蓮場景。詩人懶散地在采蓮的季節里,度過整日的閑暇時光。他在蘋果樹的樹梢上,默默地等待著拂過水面的早晨微風,直到柳樹的枝條上傾斜的月光消失。他與伙伴停下槳,坐在船頭,共同探討著江邊的道路。站在臨水的樓臺上,他安靜地停留,享受這一刻的美好。回想起巫山峽谷的景色,他的思緒回到了曾經的夢境,這個時候他的思緒并沒有減少,反而是對秦源的思念愈發刺痛心扉。
賞析:
《玉樓春》通過描繪采蓮的景象,展現了一種寧靜、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詩中運用了細膩而含蓄的語言,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人物心情,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過去的懷念之情。
詩中的“采蓮時候慵歌舞”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欣賞,他在采蓮的季節里寧靜地度過永恒的日子。詩人用“暗隨蘋末曉風來,直待柳梢斜月去”來描繪默默等待的心情,抓住了一天中晨曦與夜幕的過渡時刻,暗示了時光的流轉與變幻。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與伙伴停下槳,共同探討江邊的路,表現了詩人對友情和人際交往的重視。而臨水樓臺上的停留,則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美好時刻的珍惜,以及他對自然景色和人文建筑的贊美。
最后兩句“細思巫峽夢回時,不減秦源腸斷處”,通過描寫詩人對巫山峽谷的回憶和對秦源的思念,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離別的痛苦。這種情感的表達使整首詩更加豐富和深刻。
總而言之,晏幾道的《玉樓春》通過對采蓮場景的描繪,以及對自然、友情和回憶的表達,展現了一種寧靜、閑適的生活態度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這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情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停橈共說江頭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lóu chūn
玉樓春
cǎi lián shí hòu yōng gē wǔ, yǒng rì xián cóng huā lǐ dù.
采蓮時候慵歌舞,永日閑從花里度。
àn suí píng mò xiǎo fēng lái, zhí dài liǔ shāo xié yuè qù.
暗隨蘋末曉風來,直待柳梢斜月去。
tíng ráo gòng shuō jiāng tóu lù.
停橈共說江頭路。
lín shuǐ lóu tái sū xiǎo zhù.
臨水樓臺蘇小住。
xì sī wū xiá mèng huí shí, bù jiǎn qín yuán cháng duàn chù.
細思巫峽夢回時,不減秦源腸斷處。
“停橈共說江頭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