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共吹花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共吹花去”全詩
意中曾許。
欲共吹花去。
長愛荷香,柳色殷橋路。
留人住。
淡煙微雨。
好個雙棲處。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點絳唇》晏幾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是宋代文學家晏幾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妝席相逢,旋勻紅淚歌金縷。
意中曾許。欲共吹花去。
長愛荷香,柳色殷橋路。
留人住。淡煙微雨。
好個雙棲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相逢的情景,詩人在妝席上與心儀的人相遇。他們的心情激動,紅淚旋轉,歌唱著金線的美妙。在彼此的心中,他們曾經做過承諾和約定。如今他們渴望一起吹散花朵,去追尋承諾的美好。詩人長久以來鐘愛著荷花的香氣,柳樹在殷紅的橋上搖曳。他希望能夠停留在這個地方,享受淡淡的煙雨。這是一個適合雙人棲息的美好地方。
賞析:
《點絳唇》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浪漫的畫面。詩詞中出現了妝席、紅淚、金縷、荷香、柳色等形象,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刻的追求和對愛情的渴望。詩人使用了婉轉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使整首詩充滿了濃郁的情感色彩。
詩中的"點絳唇"是一種妝飾技法,表示將紅色的胭脂點在嘴唇上,增加美感。這個形象象征著詩人對愛情的渴望和追求,希望與心儀之人共度美好時光。
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非常細膩而富有感染力。荷香、柳色和橋路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浪漫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對安逸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其細膩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展示了晏幾道的才華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給人以深深的感動和共鳴。它是一首充滿柔情和浪漫主義色彩的詩詞作品,能夠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愛情和美的力量,引發共鳴。
“欲共吹花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zhuāng xí xiāng féng, xuán yún hóng lèi gē jīn lǚ.
妝席相逢,旋勻紅淚歌金縷。
yì zhōng céng xǔ.
意中曾許。
yù gòng chuī huā qù.
欲共吹花去。
zhǎng ài hé xiāng, liǔ sè yīn qiáo lù.
長愛荷香,柳色殷橋路。
liú rén zhù.
留人住。
dàn yān wēi yǔ.
淡煙微雨。
hǎo gè shuāng qī chù.
好個雙棲處。
“欲共吹花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