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高樓看雁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日高樓看雁飛”全詩
寒雁來時。
第一傳書慰別離。
輕春織就機中素,淚墨題詩。
欲寄相思。
日日高樓看雁飛。
分類: 采桑子
作者簡介(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采桑子》晏幾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采桑子》是宋代文學家晏幾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征人去日殷勤囑,莫負心期。
寒雁來時,第一傳書慰別離。
輕春織就機中素,淚墨題詩。
欲寄相思,日日高樓看雁飛。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離別的情感和思念之情。詩人在征程即將開始之際,殷切囑咐離別的人不要辜負彼此的約定和期望。當寒冷的候鳥到來時,第一封書信將成為安慰離別的依托。輕盈的春天織就了相思之網,在孤寂的機房里,用淚水和墨水題寫了這首詩。詩人渴望將深情寄托于信中,每日登高樓觀賞候鳥的飛翔,以此傳遞思念之情。
賞析:
《采桑子》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和對遠方人的期望。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交織,創造了一種富有詩意的離別氛圍。其中,寒雁作為季節更替的象征,預示著離別的臨近。詩人用淚水和墨水題寫詩句,抒發了濃烈的思念之情。高樓遠望候鳥飛翔的場景,增加了詩詞的廣闊感和情感的延展性,使讀者更能感受到離別的遼遠和思念的深沉。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離別的感慨和對遠方人的思念,展現了宋代詩詞的特點和情感的細膩表達。
“日日高樓看雁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sāng zǐ
采桑子
zhēng rén qù rì yīn qín zhǔ, mò fù xīn qī.
征人去日殷勤囑,莫負心期。
hán yàn lái shí.
寒雁來時。
dì yī chuán shū wèi bié lí.
第一傳書慰別離。
qīng chūn zhī jiù jī zhōng sù, lèi mò tí shī.
輕春織就機中素,淚墨題詩。
yù jì xiāng sī.
欲寄相思。
rì rì gāo lóu kàn yàn fēi.
日日高樓看雁飛。
“日日高樓看雁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