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負登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負登臨”全詩
月幌風襟。
猶憶西樓著意深。
鶯花見盡當時事,應笑如今。
一寸愁心。
日日寒蟬夜夜砧。
作者簡介(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采桑子》晏幾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采桑子》是宋代晏幾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前歡幾處笙歌地,
長負登臨。
月幌風襟。
猶憶西樓著意深。
鶯花見盡當時事,
應笑如今。
一寸愁心。
日日寒蟬夜夜砧。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晏幾道對往昔歡樂時光的回憶和對現實的愁苦之情。他回憶起過去歡樂的地方,同時也感嘆自己長期以來的辛勞和追求。夜晚的月光照耀著風中搖曳的帷幕,他仍然懷念過去與心愛之人在西樓共度的時光。鶯花凋謝的景象讓他想起了過去的事情,這讓他感到如今的境況令人發笑。他心中充滿了一寸愁苦,白天聽見寒蟬的叫聲,夜晚聽見砧杵的聲音,這些都加重了他內心的憂慮和痛苦。
賞析:
《采桑子》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晏幾道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對現實困境的憂傷之情。詩中通過描繪曾經的歡樂場景和現實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過去的美好回憶和對現實的不滿與失望。詩中的"前歡幾處笙歌地"表達了對過去歡樂時光的懷念,"長負登臨"則揭示了詩人長期以來的努力和辛勞。"月幌風襟"形容了夜晚的寧靜和凄涼,以及詩人內心的憂傷。"鶯花見盡當時事,應笑如今"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如今境況的無奈與諷刺。最后兩句"一寸愁心,日日寒蟬夜夜砧"通過寒蟬和砧杵的聲音,強調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憂慮和痛苦。
整首詩以簡練、凝練的語言表達了晏幾道內心的情感和對過去的回憶,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現實境況的不滿和憂傷。這首詩以抒發個人情感為主題,通過描繪景物、運用比喻、寓意等修辭手法,表現了晏幾道對逝去時光的眷戀和對現實的無奈,使人產生共鳴和思考。
“長負登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sāng zǐ
采桑子
qián huān jǐ chù shēng gē dì, zhǎng fù dēng lín.
前歡幾處笙歌地,長負登臨。
yuè huǎng fēng jīn.
月幌風襟。
yóu yì xī lóu zhe yì shēn.
猶憶西樓著意深。
yīng huā jiàn jǐn dāng shí shì, yīng xiào rú jīn.
鶯花見盡當時事,應笑如今。
yī cùn chóu xīn.
一寸愁心。
rì rì hán chán yè yè zhēn.
日日寒蟬夜夜砧。
“長負登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