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紅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昨夜紅稀”全詩
懶過前溪。
閑艤扁舟看雁飛。
去年謝女池邊醉,晚雨霏微。
記得歸時。
旋折新荷蓋舞衣。
分類: 采桑子
作者簡介(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采桑子》晏幾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采桑子》是宋代晏幾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湘妃浦口蓮開盡,昨夜紅稀。
懶過前溪。
閑艤扁舟看雁飛。
去年謝女池邊醉,晚雨霏微。
記得歸時。
旋折新荷蓋舞衣。
詩意:
這首詩以湘妃浦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景象。湘妃浦是位于湖南長沙的著名景點,以其美麗的荷花而聞名。詩人通過對湘妃浦的描繪,表達了對美景的贊美和自然景色的變化之感。詩中還融入了對過往時光的回憶,展現了對往事的懷念和對美好時光的追憶。
賞析:
詩的開篇“湘妃浦口蓮開盡,昨夜紅稀”,描繪了湘妃浦湖面上的蓮花開放得已經差不多了,昨夜的花朵已經凋謝,只剩下零星的紅色。這一景象抓住了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化,體現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
接下來的兩句“懶過前溪。閑艤扁舟看雁飛。”表達了詩人悠閑自得的心境。他懶散地劃過面前的小溪,坐在小船上靜靜地觀察飛翔的大雁。這里呈現出一種寧靜、自然的氛圍,展現了詩人追求心靈自由和寧靜的情感。
接下來的兩句“去年謝女池邊醉,晚雨霏微。記得歸時。”回憶了詩人去年在女池邊飲酒的情景,當時天色已晚,微雨飄灑。這里通過對過去的回憶,展現了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往事的追憶。
最后兩句“旋折新荷蓋舞衣”,描繪了詩人在湘妃浦采摘新鮮的荷花,并將荷葉用來蓋住自己的衣裳。這里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欣賞和對生活的熱愛。
整首詩以湘妃浦的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往事的回憶,展現了詩人對美景和美好時光的贊美和懷念之情。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自由、寧靜和對生活的熱愛的情感,使整首詩充滿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昨夜紅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sāng zǐ
采桑子
xiāng fēi pǔ kǒu lián kāi jǐn, zuó yè hóng xī.
湘妃浦口蓮開盡,昨夜紅稀。
lǎn guò qián xī.
懶過前溪。
xián yǐ piān zhōu kàn yàn fēi.
閑艤扁舟看雁飛。
qù nián xiè nǚ chí biān zuì, wǎn yǔ fēi wēi.
去年謝女池邊醉,晚雨霏微。
jì de guī shí.
記得歸時。
xuán zhé xīn hé gài wǔ yī.
旋折新荷蓋舞衣。
“昨夜紅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