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人細把香英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憶人細把香英認”全詩
東風漸有繁華信。
花開花謝蝶應知,春來春去鶯能問。
夢意猶疑,心期欲近。
云箋字字縈方寸。
宿妝曾比杏花紅,憶人細把香英認。
作者簡介(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踏莎行》晏幾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踏莎行》是宋代晏幾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踏莎行
柳上煙歸,池南雪盡。
東風漸有繁華信。
花開花謝蝶應知,春來春去鶯能問。
夢意猶疑,心期欲近。
云箋字字縈方寸。
宿妝曾比杏花紅,憶人細把香英認。
中文譯文:
踏著茅草小徑而行,
柳樹上的煙霧歸去了,
池塘南邊的雪已經消融殆盡。
東風漸漸帶來了繁華的消息。
花兒開放、凋零,蝴蝶自有領悟,
春天來了,又離去,黃鶯何時能有所詢問?
夢中的意境仍然猶疑不定,
內心期望著與心愛之人相近。
云端的信箋上的字字縈繞在我的心中。
昔日的妝容曾經與杏花的紅色相媲美,
回憶中,我細細地辨認著香英的芬芳。
詩意和賞析:
《踏莎行》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以及詩人內心中的情感和思緒。詩人通過描述柳樹上的煙霧歸去、池塘的雪已消融,以及東風傳遞繁華的信息,展現了春天的到來和自然界的變化。花開花謝,蝴蝶自有領悟,春天來了又離去,表達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
詩中還描繪了詩人的內心世界。詩人的夢境中意境猶疑,心中渴望與心愛之人相近。云箋上的字字縈繞在心中,表達了對遠方的思念和期待。詩人回憶起昔日的妝容,將其與杏花的紅色相媲美,細細辨認著心愛之人的芬芳,表達了對過往美好時光和愛情的回憶與懷念。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春天的景象和人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個人情感的交織描繪,表達了時光的流轉、生命的短暫以及人們對愛情和美好回憶的向往和懷念。
“憶人細把香英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liǔ shàng yān guī, chí nán xuě jǐn.
柳上煙歸,池南雪盡。
dōng fēng jiàn yǒu fán huá xìn.
東風漸有繁華信。
huā kāi huā xiè dié yīng zhī, chūn lái chūn qù yīng néng wèn.
花開花謝蝶應知,春來春去鶯能問。
mèng yì yóu yí, xīn qī yù jìn.
夢意猶疑,心期欲近。
yún jiān zì zì yíng fāng cùn.
云箋字字縈方寸。
sù zhuāng céng bǐ xìng huā hóng, yì rén xì bǎ xiāng yīng rèn.
宿妝曾比杏花紅,憶人細把香英認。
“憶人細把香英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