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歷歷來時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中歷歷來時路”全詩
驚破夢魂無覓處。
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夢中歷歷來時路。
猶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木蘭花令·梧桐葉上三更雨翻譯及注釋
翻譯
三更時分,雨打梧桐。那淅淅瀝瀝的雨聲將我從好夢中驚醒,我懷著無限惆悵想再找夢境,在夢中與親人重逢,只可惜再也找不到了。睡在竹席上,感受到夜的微涼知道秋天已經來到,更是聽到寒蛩不停地叫著,似乎在催促婦人快紡布。
還記得夢中來時的路是那么清晰地出現在眼前。我似乎還沉醉在江亭的歌舞之中。長輩面前一定有詢問你的人,是為了訴說離別之后的心緒。
注釋
夢魂:古人認為人有靈魂,在睡夢中可以離開肉體,稱為夢魂。這兩句的意思是:梧桐葉上滴落著三更的雨,驚跑了好夢沒處找尋。
木蘭花令·梧桐葉上三更雨創作背景
蘇軾與胞弟子由感情深篤,離別后經常思念。這一夜,作者又在夢中與親人重逢,并且一同“在江亭醉歌舞”,十分愜意。可是好夢不長,三更時分,雨打梧桐,那淅淅瀝瀝的雨聲驚醒了作者的好夢。現實中的他,依然與親人天各一方。他懷著無限惆悵想再找夢境,已經“無覓處”了。這兩句言有盡而意無窮,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及作者內心的寂寞、凄涼、愁苦,盡在不言中。
“夢中歷歷來時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lán huā lìng
木蘭花令
wú tóng yè shàng sān gēng yǔ.
梧桐葉上三更雨。
jīng pò mèng hún wú mì chù.
驚破夢魂無覓處。
yè liáng zhěn diàn yǐ zhī qiū, gèng tīng hán qióng cù jī zhù.
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mèng zhōng lì lì lái shí lù.
夢中歷歷來時路。
yóu zài jiāng tíng zuì gē wǔ.
猶在江亭醉歌舞。
zūn qián bì yǒu wèn jūn rén, wèi dào bié lái xīn yǔ xù.
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夢中歷歷來時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