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見靴刀迎夾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漸見靴刀迎夾路”全詩
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馬皂貂留不住。
回首處。
孤城不見天霖霧。
到日長安花似雨。
故關楊柳初飛絮。
漸見靴刀迎夾路。
誰得似。
風流膝上王文度。
分類: 漁家傲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漁家傲(送張元唐省親秦州)》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家傲(送張元唐省親秦州)》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曲陽關情幾許。
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馬皂貂留不住。
回首處。
孤城不見天霖霧。
到日長安花似雨。
故關楊柳初飛絮。
漸見靴刀迎夾路。
誰得似。
風流膝上王文度。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給張元唐送行的作品,表達了對張元唐離開的思念和祝福之情。詩中描繪了送別時的情景和作者對友人的贊美。
賞析:
在詩的開頭,蘇軾寫道:“一曲陽關情幾許。知君欲向秦川去。”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離別之情,對友人前往秦川的目的的了解。接著,蘇軾用“白馬皂貂留不住。回首處。”形容友人匆匆離去的場景,友人的身影迅速消失在孤城之中。
接下來的幾句,“孤城不見天霖霧。到日長安花似雨。”描繪了送別后的景象,表達了對友人安全抵達的祝福。這里的“天霖霧”是指雨霧,意味著友人的離去已經使整個城市變得凄涼,但同時也希望友人在長安的日子如花一般綻放,宛如雨水滋潤一般。
隨后的兩句,“故關楊柳初飛絮。漸見靴刀迎夾路。”描述了友人在旅途中的景象。春天的到來使得故關的楊柳開始飄散著細細的絮狀物,而友人所經過的路途上,則可以漸漸看到官府的巡邏隊伍,表明友人即將抵達目的地。
最后一句“誰得似。風流膝上王文度。”是蘇軾對友人的贊美之詞。這句話中的“風流膝上王文度”指的是友人張元唐,暗示他才華出眾、風采非凡。
整首詩詞以送別友人為背景,通過描繪離別的場景和祝福的情感,表達了蘇軾對友人的思念和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愿。同時,通過對友人的描述,展示了友人的才華和風采,凸顯了友人的重要性和與眾不同之處。
“漸見靴刀迎夾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jiā ào sòng zhāng yuán táng xǐng qīn qín zhōu
漁家傲(送張元唐省親秦州)
yī qǔ yáng guān qíng jǐ xǔ.
一曲陽關情幾許。
zhī jūn yù xiàng qín chuān qù.
知君欲向秦川去。
bái mǎ zào diāo liú bú zhù.
白馬皂貂留不住。
huí shǒu chù.
回首處。
gū chéng bú jiàn tiān lín wù.
孤城不見天霖霧。
dào rì cháng ān huā shì yǔ.
到日長安花似雨。
gù guān yáng liǔ chū fēi xù.
故關楊柳初飛絮。
jiàn jiàn xuē dāo yíng jiā lù.
漸見靴刀迎夾路。
shuí dé shì.
誰得似。
fēng liú xī shàng wáng wén dù.
風流膝上王文度。
“漸見靴刀迎夾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