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夢已遙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帝夢已遙思”全詩
故教月向松江滿。
清景為淹留。
從君都占秋。
身閑惟有酒。
試問清游首。
帝夢已遙思。
匆匆歸去時。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菩薩蠻》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菩薩蠻》
作者:蘇軾
朝代:宋代
天憐豪俊腰金晚,
故教月向松江滿。
清景為淹留,
從君都占秋。
身閑惟有酒,
試問清游首。
帝夢已遙思,
匆匆歸去時。
中文譯文:
天空憐憫豪杰,夜晚腰間佩帶金器,
特意教令月光照滿松江。
美麗的景色讓人舍不得離去,
從你來到這里,秋天已經降臨。
身閑無事只能以酒消愁,
請問這位游覽名士,
皇帝的夢已經遙遠而思念,
匆匆離去的時刻。
詩意和賞析:
《菩薩蠻》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詠史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人事易逝的感慨和對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生活的向往。
詩的開篇,詩人用豪杰的形象來形容自己,腰間佩帶金器象征著他的身份和地位。他感嘆天空對于這樣的人物非常寵愛,夜晚的月光仿佛是應他的要求特意照亮松江。這里的松江可以視為現實世界中的一片凈土,象征著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松江的美景使人難以離去,清秋的景色讓人感到寧靜和舒適,他將這美景視為淹留自己的原因。同時,他也強調自己是這個景色中的主人,占有這片秋天。
然而,詩人的生活并非盡如人意,他的身閑無事,只能以酒來消磨時光。他向自己問道,作為這個清游首,只有詩酒兩個字空盤旋在他的心頭。這里的清游首指的是游歷名士中的佼佼者,代表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回憶。他提到皇帝的夢已經遙遠,象征著他離開宮廷的生活,尋找自由的心愿。最后一句“匆匆歸去時”,詩人用匆匆二字強調了時光的短暫和人事的變遷,以及他離開這個美好景色的不舍。
整首詩以蘇軾獨特的音韻和意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時光的感慨,同時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現出一幅美麗的秋天畫卷。
“帝夢已遙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tiān lián háo jùn yāo jīn wǎn.
天憐豪俊腰金晚。
gù jiào yuè xiàng sōng jiāng mǎn.
故教月向松江滿。
qīng jǐng wèi yān liú.
清景為淹留。
cóng jūn dōu zhàn qiū.
從君都占秋。
shēn xián wéi yǒu jiǔ.
身閑惟有酒。
shì wèn qīng yóu shǒu.
試問清游首。
dì mèng yǐ yáo sī.
帝夢已遙思。
cōng cōng guī qù shí.
匆匆歸去時。
“帝夢已遙思”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