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輩莫教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兒輩莫教知”全詩
若見故人須細說,白發倍當時。
小鄭非常強記,二南依舊能詩。
更有鱸魚堪切膾,兒輩莫教知。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烏夜啼(寄遠)》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烏夜啼(寄遠)》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莫怪歸心甚速,
西湖自有蛾眉。
若見故人須細說,
白發倍當時。
小鄭非常強記,
二南依舊能詩。
更有鱸魚堪切膾,
兒輩莫教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急切歸心的心情和對故人的思念之情。回到家鄉的西湖,仍然美麗如畫,不變的景色勾起了他的回憶。若是與故人相見,必然要細細交談,相互傾訴彼此的近況。面對歲月的流逝,白發已經增多,但內心依然保持著當初的激情和才華。提到小鄭和二南,他們都是才子,小鄭記憶力非常強,二南的詩才依舊出眾。最后,蘇軾提到鱸魚,暗示著他對美食的向往,但也警告后輩們不要讓他們知道這些享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內心的情感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的西湖是蘇軾童年時代的故鄉,他歸來后發現西湖依然美麗,這讓他對家鄉的依戀更加深刻。他希望能與故人相見,細細聊敘,分享彼此的心情和經歷,這體現了他對友情和親情的看重。詩中的白發是歲月的痕跡,但蘇軾并不感慨時光的流逝,而是強調內心的激情和才華依舊不減。提到小鄭和二南,他們是蘇軾的朋友,他們的記憶力和詩才仍舊出眾,這也是蘇軾對友誼和才華的贊美。最后,蘇軾以鱸魚作為隱喻,表達了對美食和享受的向往,但也警告后輩們不要讓他們知道這些,這是一種幽默和自嘲的表達。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故鄉和友情的描繪,展示了蘇軾的豪情和對生活的熱愛。
“兒輩莫教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ū yè tí jì yuǎn
烏夜啼(寄遠)
mò guài guī xīn shén sù, xī hú zì yǒu é méi.
莫怪歸心甚速,西湖自有蛾眉。
ruò jiàn gù rén xū xì shuō, bái fà bèi dāng shí.
若見故人須細說,白發倍當時。
xiǎo zhèng fēi cháng qiáng jì, èr nán yī jiù néng shī.
小鄭非常強記,二南依舊能詩。
gèng yǒu lú yú kān qiè kuài, ér bèi mò jiào zhī.
更有鱸魚堪切膾,兒輩莫教知。
“兒輩莫教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