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聽陽關第四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忍聽陽關第四聲”全詩
應恨劉郎來又去。
別酒頻傾。
忍聽陽關第四聲。
劉郎未老。
懷戀仙鄉重得到。
只恐因循。
不見如今勸酒人。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減字木蘭花(送別)》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送別)》是蘇軾所寫的一首詩詞,描繪了離別之情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臺舊路。應恨劉郎來又去。
別酒頻傾。忍聽陽關第四聲。
劉郎未老。懷戀仙鄉重得到。
只恐因循。不見如今勸酒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在天臺的古老路上,蘇軾對劉郎再次離去的遺憾之情。他頻繁地傾酒以忘憂,卻在陽關的第四聲鐘聲中忍不住感嘆別離之苦。盡管劉郎并未老去,蘇軾卻懷念起過去在仙鄉相聚的時光。他擔心自己也會陷入相同的輪回中,再也找不到像如今這樣勸酒的朋友。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去的深深思念之情。通過描述天臺舊路、傾酒、聽鐘聲等細節,蘇軾展現了自己內心的憂愁和無奈。他對友人的離去感到遺憾,并表達了對友人未來的祝福和期待。
這首詩詞運用了蘇軾擅長的豪放灑脫的風格,通過簡短的詞句揭示了復雜的情感。作者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友人的來去與自己的思念之情相對照,表達了對友人的留戀之情。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文字簡練,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回味之感。
蘇軾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的詩詞作品流傳廣泛,以其豪放灑脫的風格和深邃的思想而聞名。《減字木蘭花(送別)》是他眾多優秀作品中的一首,展現了他對友情的深情厚意和詩人獨特的感悟力。
“忍聽陽關第四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sòng bié
減字木蘭花(送別)
tiān tāi jiù lù.
天臺舊路。
yīng hèn liú láng lái yòu qù.
應恨劉郎來又去。
bié jiǔ pín qīng.
別酒頻傾。
rěn tīng yáng guān dì sì shēng.
忍聽陽關第四聲。
liú láng wèi lǎo.
劉郎未老。
huái liàn xiān xiāng zhòng dé dào.
懷戀仙鄉重得到。
zhǐ kǒng yīn xún.
只恐因循。
bú jiàn rú jīn quàn jiǔ rén.
不見如今勸酒人。
“忍聽陽關第四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