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云葉暗隨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南云葉暗隨車”全詩
覆塊青青麥未蘇。
江南云葉暗隨車。
臨皋煙景世間無。
雨腳半收檐斷線,雪林初下瓦疏珠。
歸來冰顆亂黏須。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浣溪沙》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蘇軾的一首宋代詩詞,描述了作者在清晨醒來時看到大雪紛飛的景象,以及雨雪對自然和人類的影響。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明日酒醒,雪大作,
又作二首覆塊青青麥未蘇。
江南云葉暗隨車。
臨皋煙景世間無。
雨腳半收檐斷線,
雪林初下瓦疏珠。
歸來冰顆亂黏須。
詩意:
《浣溪沙》描繪了作者清晨醒來時大雪紛飛的景象。詩中描述了雨雪對自然的影響,如雨水滴落的聲音、雨雪覆蓋的景色以及檐口滴下的雨滴。詩人通過描寫雨雪的細節,表達了對自然的關注和對冬季景色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筆觸和細膩的表達展現了冬季雨雪景象的美感。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一個冬日的清晨,感受著大雪紛飛的寧靜和凜冽。
首句“明日酒醒,雪大作”揭示了詩人在清晨醒來時看到大雪紛飛的情景,雪花紛紛揚揚,給人一種寧靜而美麗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又作二首覆塊青青麥未蘇。江南云葉暗隨車。”描述了大雪覆蓋在青翠的麥田上,江南的云朵和落葉在車子行進中隱隱可見。這些描繪增添了一種詩意和朦朧的氛圍,使讀者產生了對江南美景的遐想。
接下來的兩句“臨皋煙景世間無。雨腳半收檐斷線”,描繪了雨水滴落時的聲音和雨滴在檐口的情景。這些細節描寫使詩詞更加生動,讓人仿佛置身于雨中。
最后兩句“雪林初下瓦疏珠。歸來冰顆亂黏須。”描述了雪花落在瓦片上的情景,冰凌黏附在頭發上,表現了冰冷的氣候和寒冷的感覺。這些形象描寫使整首詩詞更加具體,展示了冬天的嚴寒和凜冽。
總體而言,蘇軾的《浣溪沙》通過對大雪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冬季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他運用細膩的筆觸和獨特的表達方式,給讀者帶來了對冬季雨雪景象的深入觀察和感受。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成為蘇軾詩詞創作中的佳作之一。
“江南云葉暗隨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míng rì jiǔ xǐng, xuě dà zuò, yòu zuò èr shǒu
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
fù kuài qīng qīng mài wèi sū.
覆塊青青麥未蘇。
jiāng nán yún yè àn suí chē.
江南云葉暗隨車。
lín gāo yān jǐng shì jiān wú.
臨皋煙景世間無。
yǔ jiǎo bàn shōu yán duàn xiàn, xuě lín chū xià wǎ shū zhū.
雨腳半收檐斷線,雪林初下瓦疏珠。
guī lái bīng kē luàn nián xū.
歸來冰顆亂黏須。
“江南云葉暗隨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