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荇欲生且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藻荇欲生且住”全詩
歸雁。
飲啄江南南岸。
將飛卻下盤桓。
塞外春來苦寒。
寒苦。
寒苦。
藻荇欲生且住。
分類: 調笑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調笑令》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調笑令》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歸雁飛越江南南岸的情景,同時抒發了塞外春寒的苦楚之情。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歸雁。歸雁。
The returning geese, the returning geese.
飲啄江南南岸。
Feeding and pecking on the southern bank of the river.
將飛卻下盤桓。
About to take flight, yet lingering and hesitating.
塞外春來苦寒。寒苦。寒苦。
Spring arrives with bitter coldness beyond the frontier. Cold, so cold.
藻荇欲生且住。
Aquatic plants long to sprout and grow, but they have to pause.
這首詩詞以歸雁為主題,通過描繪歸雁在江南南岸飲啄的場景,表現了它們即將飛離的遲疑和徘徊。同時,蘇軾利用歸雁的形象,抒發了他對塞外春寒的痛苦感受。詩詞的開頭兩句直接點明了主題,將讀者帶入了歸雁的世界。歸雁作為遷徙的鳥類,象征著離別與歸來,寄托了人們對家園的思念和追求。
詩詞的后兩句以反復的寒苦二字形容塞外的春天,強調了那里的嚴寒和艱苦。藻荇欲生且住一句,表現了春天的蓬勃生機被寒冷所阻礙,無法順利發展,進一步襯托了塞外的寒冷環境。
整首詩詞通過對歸雁和春天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離別、思鄉和困境的感慨之情。蘇軾以簡潔凝練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內心對逆境的抱怨和對美好歸宿的向往。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感受力和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藻荇欲生且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áo xiào lìng
調笑令
guī yàn.
歸雁。
guī yàn.
歸雁。
yǐn zhuó jiāng nán nán àn.
飲啄江南南岸。
jiāng fēi què xià pán huán.
將飛卻下盤桓。
sài wài chūn lái kǔ hán.
塞外春來苦寒。
hán kǔ.
寒苦。
hán kǔ.
寒苦。
zǎo xìng yù shēng qiě zhù.
藻荇欲生且住。
“藻荇欲生且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