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犀璧醉佳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簪犀璧醉佳辰”全詩
玉簪犀璧醉佳辰。
一番紅粉為誰新。
團扇只堪題往事,新絲那解系行人。
酒闌滋味似殘春。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浣溪沙(端午)》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端午)》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端午節時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
中文譯文:
入袂輕風不破塵。
玉簪犀璧醉佳辰。
一番紅粉為誰新。
團扇只堪題往事,新絲那解系行人。
酒闌滋味似殘春。
詩意:
這首詩以端午節為背景,通過描寫細膩的景象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和對往事的回憶。詩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交織,展現了端午節時的熱鬧喜慶和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愁緒。
賞析:
首句“入袂輕風不破塵”,描述了輕風吹動衣袖的輕盈感,而不會帶起塵土,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接著,“玉簪犀璧醉佳辰”,描繪了端午節的喜慶場景,人們戴著華麗的飾品,享受著美好的時光。
接下來的兩句“一番紅粉為誰新。團扇只堪題往事”,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嘆。紅粉指的是妝扮,可能指的是他人的妝容,也可以理解為自己的青春已逝。團扇是端午節的傳統用品,但作者覺得它只能銘記過去的回憶,不能解開行人的離愁別緒。
最后一句“酒闌滋味似殘春”,通過對酒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傷感和對光陰流逝的感慨。酒的滋味讓人感覺像是殘留的春天,美好的時光已經逝去,只剩下淡淡的回憶。
整首詩以端午節為背景,通過細膩而深刻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過去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愁緒。這首詩詞充滿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人生滄桑的感慨,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玉簪犀璧醉佳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duān wǔ
浣溪沙(端午)
rù mèi qīng fēng bù pò chén.
入袂輕風不破塵。
yù zān xī bì zuì jiā chén.
玉簪犀璧醉佳辰。
yī fān hóng fěn wèi shuí xīn.
一番紅粉為誰新。
tuán shàn zhǐ kān tí wǎng shì, xīn sī nà jiě xì xíng rén.
團扇只堪題往事,新絲那解系行人。
jiǔ lán zī wèi shì cán chūn.
酒闌滋味似殘春。
“玉簪犀璧醉佳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